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初来加拿大的四大不适之处

(2011-09-05 14:18:07)
标签:

温哥华

海外生活

体会

时间

工作

习惯

规矩

文化差异

杂谈

分类: 文化冲击
转眼间,来温哥华已经三周了。在这21天里,我们每天马不停蹄地出去办理各种手续,熟悉周边环境,跟不同的部门和人打交道。海关、物流公司、Mosaic、幼儿园、二手车经销商、保险公司、邮局、超市、商场、公益组织、政府机关等等,一圈跑下来,除了感受到工作人员的专业精神,周到服务,亲切友善和高效敬业之外,因为做事规矩的迥然不同,也让人感觉有诸多不适之处。

不适1:办什么事儿都要提前预约

在国内时,感觉只有见大领导大老板才需要提前跟秘书预约时间。然而,在加拿大几乎办所有的事情都需要预约。上周三,物流公司通知我海运的东西已经安全抵达Richmond的仓库,让我抓紧时间去办理清关手续。等我连跑带颠儿,气喘吁吁地赶到温哥华海关大楼时,工作人员一脸严肃地问我,“有预约吗?”当我回答没有时,她动作麻利地帮我预约到本周一下午14:20。我跟人家解释我的货物已经到仓库,如果太晚,会被收取罚金。希望能籍此获得同情,把时间提前一些。然而,人家说了一句,来这里都是办理这个事儿的。根本没有商量的余地。原本想一天内办完清关和提货的打算瞬间落空了,没办法,只有先打道回府了。挨过一周后,按照预约的时间再次前往海关大楼,这一次办事的效率很高,不大一会儿就办理完了,人家还主动把报关清单给传真到物流公司的仓库。

不适2:时间是真金白银

从小就学过时间就是金钱的道理,但以前在国内体会不那么深。前两天因为办理海关手续,需要打印几页文件,到一家叫 Staple的商场,打印服务人家是按分钟收费,时钟在转,费用在一点点攀升,那是第一次体会心跳的感觉。后来,发现街边的自助停车咪表也是如此,投币进去后,会显示你可以停放的时间。从你离开车的那一刻就开始倒计时。昨天,阅读儿子幼儿园发放的父母须知,其中对接送孩子的规定相当严格。每晚六点是最晚接送孩子的时间,过了六点钟,每分钟收费一加元。迟到五分钟,幼儿园将开始启动迎急措施,会打电话给紧急联络人。就这一点来说,国内幼儿园似乎更有人情味一些,偶尔迟到一次,提前给老师打个电话,一般都会稍微等一下,也不打紧,不会马上赤裸裸地让你缴纳罚金。

不适3:处处需要留言

初来乍到,什么都显得格外陌生。这时候特别需要有个明白人帮着指点一下,比如,选择幼儿园,办理保险,银行开卡,申请开通电卡,互联网,有线电视,入学报道手续,海关提货等等。然而,拨通电话后,想跟人倾诉的念头很快就被打消,大多数时候,都需要电话留言。一般情况下,你根本不知道过多长时间才能收到回复。这一点儿的确让人感到郁闷。

不适4:工作和生活时间的严格分开

在国内,家里要是碰到什么紧急的事情,几乎可以24小时拨打物业公司的电话。然而,我所租住公寓的管理员让我切实领教西方人的工作时间观念。因为原本租住的房间103水龙头爆裂,需要重新装修,所以,我需要临时在307房间暂住1个半月。上周末,刚好有朋友来访,就想趁朋友在,帮忙把原103租客留给我的一张桌子搬上去。打通管理员的电话后,老太太说,“对不起,我周日不工作。要想搬东西,只能等下周一上班后。”还有一次,路过管理员房间时,想咨询一下地下车库的租金问题。敲开门,老太太虽然解答了,但马上用手指墙上的钟表,意思是说,现在她已经下班了。

人常说,入乡随俗。虽然,由于做事方式的不同,作为新来者,会有种种不适之处,但还是应该尊重人家的习惯和规矩,让自己更快更好地融入当地的生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