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纠正双宝的四大“毛病”?
(2010-09-21 13:30:57)
标签:
双胞胎2岁坏习惯纠正涂鸦吐人浪费育儿 |
分类: 顺利成长 |
顺利上幼儿园快两个月了。他们已经逐步适应集体生活,自理能力也增强不少。午休时能够自行入睡,可以自己拿着勺子吃饭,规则意识也强了,基本能够跟上老师的指令,积极参与各项“工作”。在学校的成长手册里面,经常能够看到老师记录的哥俩开心的表现。然而,尽管如此,处于反抗期的小哥俩身上的一些小毛病也日益突出。
“毛病”一:吐人推人
由于海景宝贝之家是混班教学,顺利哥俩最小,大孩子有五岁多的。或许,是受大孩子的行为影响,不知什么时候,哥俩从哪儿学会了用唾沫吐人。晚上放学接回家,俩小家伙抿着嘴唇,噗一声,嘴里也不闲,叫嚷着,吐哥哥,吐弟弟,吐妈妈,吐爸爸,吐奶奶。听着很让人抓狂。除了吐人之外,在外面,还喜欢用手推别的小朋友,显得很不友好。
应对方案:首先,严肃地告诉他们,这是一种不礼貌不友好的行为。由于他们年纪还比较小,自制力不强,所以,需要像外交部一样,不断严正交涉,告诫。其次,接受海晶之家韩老师的建议,引哥俩主动和别人打招呼,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感受和谐带来的快乐氛围,从而减少攻击行为。
“毛病”二:浪费食物
这段时间哥俩浪费的现象相当严重。人常说,一人口动十人口香。对于孩子来讲,更是经不住美食的诱惑,而往往忽略了自己的胃口有多大。再加上,有时,为了图耳根清净,轻易迁就小家伙的要求,以免他们在眼皮子地下大吵大闹。浪费行为具体表现为把碗故意翻过来,汤饭洒一地。拿着西瓜当抹布擦电视,擦柜子。把大半盒牛奶全部挤到自己脸上,头发上。用汽车碾压吃不完的月饼和点心。眼瞅着这些“恶劣”行径,真让人感觉血往上涌。
应对方案:在哥俩想吃某个东西时,首先让他们看着爸爸的眼睛,做个口头承诺,比如,我不浪费东西;在出现浪费行为时,立即制止,并马上收走吃的东西,并以一定时间段不再给他吃同样的东西作为惩罚手段。同时,要求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行为,并进行道歉;由于孩子胃口有限,教给孩子应量力而行,一次性先分一小部分给他们吃,吃完后再给更多。比如,一个大苹果,可以分成小块盛装。否则,在孩子吃不完的情况下,他很可能就会把剩下的部分当玩具了。
“毛病”三:随地小便
哥俩随地小便似乎是个“顽疾”。经常是当时诚恳认错,过后依然不改。家里虽然买了儿童座便器,但哥俩高兴时用,其余时间经常随时随地解决。家里备了好几块大抹布,专门用来收拾残局。但,天热的时候,屋子里弥漫的尿骚味也让人不胜其烦。尝试过训练穿合档裤,但现在天气冷了,尿湿裤子,一时半会儿干不了。而且,哥俩一致拒绝戴尿不湿。所以,目前,还是穿开档裤。
应对方案:面对这个令人头痛不已的毛病,一直以来,都没有特别有效地解决方案。采用过案例教学,比如,借着某个小家伙滑倒的时机,开现场办公会,告诉他们这就是随地小便给别人或自己带来的不良后果,以及可能发生危险。平时也不厌其烦地絮叨,希望他们尽早明白事理,改正这个毛病。
“毛病”四:到处涂鸦
两岁多的孩子艺术创作热情颇高。手拿着画笔,信马由缰,走到哪里画到哪里。枕头,床单,被罩,沙发,衣服,地板,墙壁,桌子,椅子,甚至自己的腿上,脸上,都成了他们创作的空间。看着他们五颜六色的涂鸦,兴奋的表情,被弄污的家什,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应对方案:首先,要保护他们的热情和兴趣。其次,引导他们在纸上或小白板上创作。经过观察,父母一起参与并融进他们的创作过程,小家伙的热情更易被点燃。由于父母就在眼前,其“破坏性”的行为,也就大大减少了。最后,注意介绍家里不同东西的功能,告诉他们什么地方可以画,什么地方不能画。让哥俩学会尊重大人劳动,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毛病”一:吐人推人
由于海景宝贝之家是混班教学,顺利哥俩最小,大孩子有五岁多的。或许,是受大孩子的行为影响,不知什么时候,哥俩从哪儿学会了用唾沫吐人。晚上放学接回家,俩小家伙抿着嘴唇,噗一声,嘴里也不闲,叫嚷着,吐哥哥,吐弟弟,吐妈妈,吐爸爸,吐奶奶。听着很让人抓狂。除了吐人之外,在外面,还喜欢用手推别的小朋友,显得很不友好。
应对方案:首先,严肃地告诉他们,这是一种不礼貌不友好的行为。由于他们年纪还比较小,自制力不强,所以,需要像外交部一样,不断严正交涉,告诫。其次,接受海晶之家韩老师的建议,引哥俩主动和别人打招呼,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感受和谐带来的快乐氛围,从而减少攻击行为。
“毛病”二:浪费食物
这段时间哥俩浪费的现象相当严重。人常说,一人口动十人口香。对于孩子来讲,更是经不住美食的诱惑,而往往忽略了自己的胃口有多大。再加上,有时,为了图耳根清净,轻易迁就小家伙的要求,以免他们在眼皮子地下大吵大闹。浪费行为具体表现为把碗故意翻过来,汤饭洒一地。拿着西瓜当抹布擦电视,擦柜子。把大半盒牛奶全部挤到自己脸上,头发上。用汽车碾压吃不完的月饼和点心。眼瞅着这些“恶劣”行径,真让人感觉血往上涌。
应对方案:在哥俩想吃某个东西时,首先让他们看着爸爸的眼睛,做个口头承诺,比如,我不浪费东西;在出现浪费行为时,立即制止,并马上收走吃的东西,并以一定时间段不再给他吃同样的东西作为惩罚手段。同时,要求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行为,并进行道歉;由于孩子胃口有限,教给孩子应量力而行,一次性先分一小部分给他们吃,吃完后再给更多。比如,一个大苹果,可以分成小块盛装。否则,在孩子吃不完的情况下,他很可能就会把剩下的部分当玩具了。
“毛病”三:随地小便
哥俩随地小便似乎是个“顽疾”。经常是当时诚恳认错,过后依然不改。家里虽然买了儿童座便器,但哥俩高兴时用,其余时间经常随时随地解决。家里备了好几块大抹布,专门用来收拾残局。但,天热的时候,屋子里弥漫的尿骚味也让人不胜其烦。尝试过训练穿合档裤,但现在天气冷了,尿湿裤子,一时半会儿干不了。而且,哥俩一致拒绝戴尿不湿。所以,目前,还是穿开档裤。
应对方案:面对这个令人头痛不已的毛病,一直以来,都没有特别有效地解决方案。采用过案例教学,比如,借着某个小家伙滑倒的时机,开现场办公会,告诉他们这就是随地小便给别人或自己带来的不良后果,以及可能发生危险。平时也不厌其烦地絮叨,希望他们尽早明白事理,改正这个毛病。
“毛病”四:到处涂鸦
两岁多的孩子艺术创作热情颇高。手拿着画笔,信马由缰,走到哪里画到哪里。枕头,床单,被罩,沙发,衣服,地板,墙壁,桌子,椅子,甚至自己的腿上,脸上,都成了他们创作的空间。看着他们五颜六色的涂鸦,兴奋的表情,被弄污的家什,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应对方案:首先,要保护他们的热情和兴趣。其次,引导他们在纸上或小白板上创作。经过观察,父母一起参与并融进他们的创作过程,小家伙的热情更易被点燃。由于父母就在眼前,其“破坏性”的行为,也就大大减少了。最后,注意介绍家里不同东西的功能,告诉他们什么地方可以画,什么地方不能画。让哥俩学会尊重大人劳动,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前一篇:悉心呵护孩子的创造力
后一篇:铃儿响叮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