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INV[股票投资] |
我一向鄙视像多伦股份这种被媒体称呼为“四无转型”式(无可行性论证,无相应的人员配备,也尚未正式开展业务,拟变更的名称与目前公司的主营业务并无直接关联。)的改名方案,说白了就是想纯粹炒作概念,从二级市场上捞一票。
因为他们也很聪明,知道二级市场充满了傻子,而且很有钱的傻子也不少。
当然也还是有极少数公司的改名做得名副其实,值得点个赞。
比如:盛运股份改名为盛运环保。
首先,公司不断出售各种非环保类业务,比如输送机业务,租赁业务。
同时,不断的增资环保子公司,并签订了一个又一个环保订单。
在资本运作上,由于当前很多环保项目采用BOT、PPP经营模式需要更多的资金保障,所以公司发布了定增计划,同时最近与华融控股签订战略框架协议,设立30亿的环保相关业务并购基金。
君子务本,企业也要务本。
这样的转型体现了管理层清晰的发展思路和强大信心,同时配合强大的获取订单的能力。
这就是务本又务实。
总比整日想着改个牛X的名字,比如P2P、互联网+等概念炒作要靠谱得多。所以强烈支持ZJH及时出手扼杀这股歪风邪气。否则谁还有心思去老老实实做业务?
我以为,评估公司之投资属性的优先顺序在于:
在手订单 > 业绩承诺
> 概念或梦想
毕竟在二级市场上搞"风投"(炒作纯概念股)是很危险的,也是不可持续的。那样很容易把“风投”搞成“疯头”!
shannon
May 18th,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