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格雷厄姆论价值投资》有感——兼谈投资者的人文和艺术修养

(2014-12-16 12:51:33)
标签:

股票

分类: INV[股票投资]
花两天时间读完了这本以前被忽视的书籍。不知道是不是为了书的销量,在我看来这本书更应该取名为《格雷厄姆传记》。

最大的收获是关于本长期坚持的所谓“旧的分析方法”中的两条重要原则:足利卖出和限时卖出原则
原文是这样的:股票的利润达到50%-100%时必须卖掉,或者在两年内利润达不到50%,就算亏本也要卖掉。

要是我两年前看这本书就好了,就不用花更多的时间去摸索才制定出自己的“足利卖出”和限时卖出原则(对应我的HPMD准则)。

足利卖出是解决过度贪婪问题,而限时卖出是为了防止陷入僵尸股的风险,关于陷入过度等待的风险本在《证券分析》的开头就有专门的论述。
从人文精神来讲,足利卖出是对“利润最大化”的一种否定态度,李嘉诚在总结商业成功时不也提到“见利让三分”吗?日本股神也提到自己成功的秘诀是“只赚中间的三分之一”。
在我看来,“保持适度贪婪,但要严厉预防过度贪婪”几乎可以成为一条指引人得以善终的普适生存法则,想一想那些曾经德才兼备的官员如何走向了贪腐堕落之路,我想如果把这句警示贴在自家墙上,绝对比“难得糊涂”效果要好得多,至少现在没有那么多贪官陷入牢狱之灾和人财两空的悲惨局面!

对此两项重要的投资原则,谈谈自己的感受。
足利卖出本身的足利到底设定多大的盈利条件,在我看来不宜如此一刀切地限定,可以根据具体的赔率或者股票类别来加以限定,比如成长股和大盘蓝筹股不应该设定同样的足利条件,同一只股票在不同的价位介入同样可能需要设定不同的足利条件,所以跟赔率进行绑定是比较通用的解决办法。
比如当前打3折的银行股,完全可以把足利卖出的利润条件放宽到300%-500%,而对于当前有良好业绩预期的券商股,甚至可以放宽到500%-2000%。

对于限时卖出原则,我当前的HPMD准则确实存在较大缺陷,我更加约束的是横盘时间,在时空跨度上过于狭窄,这是有悖于价值投资者必须能够应付较大波动的基本事实,所以需要着手修订,以保持整个投资体系逻辑的一致性。

下面谈谈投资者的人文情怀,本自己作为一个高智商且多才多艺的犹太人,除了投资的严谨,他对雕刻、诗歌、话剧、神话故事,当然还包括多情都体现了他的人文情怀。
哪怕是在严肃的金融著作中,他也不忘用诗歌或者故事(比如《证券分析》扉页上著名的贺拉斯诗句,还有《尤利西斯》的著名诗句,关于市场先生的比喻和石油大亨入地狱的故事)来表达无比深刻的道理。这显然不同于国内那些干瘪瘪的定义和数据堆积起来的金融著作。
在人文情怀方面,也许巴菲特不够,那么其黄金搭档芒格跟本一样,比较注重人文修养,对人类误判心理学颇有研究,对建筑艺术也非常感兴趣。
巧合的是,本和芒格在人生中都有过重大的挫折,比如本在1929遭受投资上的重创,后又有两个叫牛顿的儿子都死于非命,当然离婚也许对本打击不大,反正他就很多情。芒格也遭受过离婚、爱子夭折、眼睛手术失败等在常人看来最悲剧的事情,但他们都能够理性应对,并得以善终,我想这跟他们的身上强大的人文精神是分不开的。再乐观的普通人恐怕也经受不住生命中接二连三的打击。
这也许就是人文精神的重大价值所在。

鉴于生命无常,股市无常,投资者花点时间来阅读一些文学典籍,培养一些艺术修养,比如书画、音乐、电影、话剧等是值得的,这同样符合实用主义原则,而且对于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大有裨益。

即投资不仅关乎于金钱,而更应该融合生活和艺术,当然投资本身也具有一定的艺术性。
尽管不需要效仿罗杰斯或者李驰先生(边投资边旅行),但对于独立的个人投资者来说,相比那些整天不是开会就是出差,还要担心业绩排名的基金经理们来说,我应该是足够幸运的啦,至少我有大量的自由时间去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而且除了享受投资的极大乐趣之外,实在找不到什么焦虑不安的理由。

欣赏一下本最爱的诗歌——
“来吧,我的朋友 
还来得及, 
让我们去寻找更新的世界。 
开船吧! 
坐成排,
划破滔天海浪 
我决心追逐落日 
超越西方星斗的浴场 
至死方休。 
也许深渊会把我们吞没 
也许我们将到达琼岛乐土 
去看看老朋友阿喀琉斯。
得到许多,未知的也多啊; 
虽然力量已不如当初
已远非昔日改天换地的雄姿, 
但我们仍然活着。
英雄的心 
尽管受到时间和命运的消磨 
我们的意志坚强如故 
奋斗、追求、寻找,永不退缩!”
——丁尼生《尤利西斯》的结束段,1974 年 80岁生日时,本杰明·格雷厄姆在加州拉约拉的家中引用了这段话。

shannon
Dec 16th, 201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