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交易冠军马丁.舒尔兹学到什么?
(2014-06-27 17:00:44)
标签:
股票 |
分类: INV[股票投资] |
花了两天时间啃完了《交易冠军》这本被誉为现代版《股票作手回忆录》的经典之作,收获颇多。
比较马丁和利弗莫尔这两位投机天才,前者在最高处就退休了,当然如果不是重大疾病不知道是否会提前退休呢?后者是历经几次破产而自杀,而且婚姻家庭生活也不幸。
前者更是学习的成功典范,后者更多是吸取教训吧。
--------
马丁在书的最后《操盘手的必修课》总结了自己成功的因素:
1. 努力工作
每天14小时。
这对于重于短线,而且操作高杠杆的期货帽客来说,不仅是面临压力巨大,而且必须实现计划好每次操作。
他说:努力工作使你坚强,小道消息会使你依赖和懒惰。
2. 天生对数字非常敏感
马丁举了个例子,去看心理医生时,要求从600开始每次减13来数数,一分钟之类能够数到67。
3. 在大学学会了如何思考
我想这一点非常重要。
学会有效思考,你就能独立解决很多人生大事,比如选择在哪里定居,跟谁结婚,从事什么工作。。。
4. 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学会了思考什么
仅仅学会思考是远远不够的,而要知道思考什么,记住在错误的方向上奔跑是没有用的。
大多数人平庸的原因不是不够聪明,而是没有把精力和财力花费在最需要的地方。
5. 在海军陆战队学会 了如何在危急下做出正确反应
海军陆战队至少锤炼一个人的几大重要方面——自信心、执行力、毅力。
6. 老婆教会了我资金控管的重要性。
有一个贤内助是非常重要的。
书中列举了15条非常宝贵的投资心法是根据他自己操作实践提炼出来的,值得认真学习和借鉴。
当然,书中还提到两大重要问题:
A. 要不要替别人管理资产
马丁进行了尝试,最后发现资金量太大而有悖于自己的操作风格,更严重的是投资客户喜欢经常打电话询问投资状况,他认为这严重干扰了他的自主性,最终放弃。
B. 什么时候该退出
在最辉煌的时候要急流勇退,正面例子:马丁和彼得.林奇,反面例子:利弗莫尔。
这不仅指他逃离华尔街的宏观计划,还包括具体的投机操作,他不仅对于止损是及时而果断的,对于账面盈利同样是采取非常快的收割方式,当然这也是他的投机操作风格决定的。
因为他就是一名帽客,以超短线操作为主要风格。
总之,这是一本经典的书籍,无论对于长线投资者,还是短线投机者来说都值得反复阅读。
-------------------
反观投机性较强的A股,作为个人投资者,在完成资本积累期间之前是可以执行一些短线投机操作的,而且资金量越小越应该去投机。
目前我所采取的A股投机操作主要是跟庄和主题性投机。
目前投机操作的缺陷在于灵活性不够,也许是受到投资理念的影响吧,在某些投机性标的上耗费过多的时间。
另一个缺陷在于——不敢尝试去追高,比如最近火爆的次新股!
shannon
Jun 27th,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