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分类: INV[股票投资] |
现有的买入策略是左侧交易方式下的金字塔买入方式,分为三步建仓,操作的量为目标仓位的1/6, 1/3, 1/2。
现有的卖出策略是按照经典投资书籍上面常常讲到的几大原因(基本面恶化、纠错、换股),外加自己的HPMD超时触发。
A. 关于买入>>>
花了两天时间又啃了一本小小辛巴的另一大作,认为需要在买入方面做出一点修改——增加建立测试仓位的步骤。
回想起索罗斯的投机手法,就是先微量测试一下,然后根据情况决定是下重注还是要放弃。
这个测试仓位就有这个意思。
其实在刚入市半年时间,都是那样做的,只不过随着资金越来越大,胆子越来越大,放弃了这种手法,上来就成千上万股的操作,显然这是非常有点过于激进和自信的表现,是不符合价值投资保守主义风格的。
现在回想起来,建立微量测试仓位主要有几大好处:
1. 构建初步持股心态
再理性的投资者,对于同一只股票,未买入和买入后肯定心态是不同的,哪怕就买了一手而已。
2. 建立更加安全的价格保护机制
我们都知道内在价值是一个区间,在执行买入时,尽管主观上认为已经很保守了,留了足够的MOS,但是市场先生的偏激是无法预测的。
有了这个测试仓对应的测试价格,那么以此为基准,再向下寻求个股“底价”显然更为安全。
这样相当于大规模建仓之前有了一个基于市价模型的保障,测试仓执行价格就相当于是自己主观的估值和市价的对接,对大规模建仓起到了额外一层保护。
这样基本的买入流程就是:
CST/T(100股) -> CST/0(1/6) -> CST/1(1/3) -> CST/2(1/2)
或
CST/T(100股) -> CST/0(1/6) -> CST/U(1/6)
当然,建立测试仓应该是可选操作,毕竟有时候市场出现暴跌急跌,此时属于重大而难得的买入时机,这个时候就要抓住机遇下重手买入,而不需要建立测试仓位以待观察了。
B. 关于卖出>>>
先参考一下佐罗老师的卖出原则:不轻易卖=>分批卖=>一批足利卖=>二批高估卖=>三批卖在彻底坏。
很重要的一点是关于足利卖出原则,这可以说原滋原味的价值投资策略,即市价回归到内在价值左右时,就应该执行卖出,这是投资所得。
如果是打七折买入,那么赚了40%就可以启动卖出操作了。。。
如果是打六折买入,那么赚了60%就可以启动卖出操作了。。。
当然,内在价值无法精确量化,那么打六折打七折也无法具体精确化,为了可操作性,当赚取50%账面利润时就应该卖出操作了。。。
当然,市场先生并不知道你买了该股,更不知道何为价值,市价可能继续向上,那么这种突破内在价值的就是投机所得,也即高估所得,相当于市场先生的额外奖励吧。
以上所讨论的“足利卖出”原则不仅限于U/V类股票,对于G/X/S/Z类股票同样可以借鉴这个思路,这是一种充满保守主义的盈利管理模式——即先把投入的成本收回来再说,而不是过于贪婪的试图赚取市场里面的每一分钱。
足利卖出还有两大好处:弥补可能的资金比例不足问题;避免到手的鸭子飞走了(一鸟在手胜过二鸟在林)。
所以不难看出,足利卖出原则是控制贪婪人性的一剂良药,当予以高度重视。
总之,测试仓位和足利卖出是对当前买入、卖出的一点补充吧。
shannon
Jun 5th,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