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ZT: 公募基金经理为何失去了灵魂

(2014-05-11 08:35:56)
标签:

财经

分类: INV[股票投资]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谭昊

  即使有一百个,一千个客观原因,都不能成为老鼠仓的理由。我始终相信,惩罚不是目的。好的制度让人变得更好,坏的制度让人变得更坏。这个行业迫切需要更好的制度,去规范、疏导和引导这些聪明人。而客户的利益永远高于自身利益——有了这份信仰,这个行业才有未来。

“十余家基金公司涉老鼠仓”,意味着中国相对活跃的基金公司中有五分之一的公司卷入丑闻。

  “50人黑名单”正在把中国的公募基金行业推到一个有史以来无比尴尬的境地。

  50人的说法其实已经在中国的资管圈流传有一段时间了。令人遗憾的是,从最新情况来判断,这个说法一点都不夸张,甚至很可能是过于保守的。

  根据5月9号证监会[微博]的官方通报,2013年以来,证监会共受理涉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股票案件线索38件,并已经陆续启动调查工作,而调查中案件已涉及基金公司十余家,保险资产管理机构两家。

  这些数字是什么概念?我们来算一算。

  从公司的角度:目前中国的公募基金总家数在90家左右,但是其中有部分公司是新近成立的,还有部分公司的业务规模很小。如果把管理资管百亿规模以上作为活跃公司的门槛,这样的公司只有50家。

  “十余家基金公司涉老鼠仓”,意味着中国相对活跃的基金公司中有五分之一的公司卷入丑闻。

  从人数的角度:根据天天基金网的数据,目前中国的公募基金经理中,股票型基金经理有531人,混合型基金经理有334人。两者相加,跟股票投资有重要关系的基金经理一共865人。

  “50人黑名单”,意味着在所有的涉及股票投资的基金经理中,“黑人”占了5.8%。

  而这,显然还不是真相的全部。

  如你所知,证监会通报的38起案件仅仅是2013以来受理的——如果把时间跨度拉长,如果把仍隐藏在水面以下的未曝光的案子都算上,两个数字会变得多么吓人?

  我们再来看看整个行业的成绩如何?

  数据显示,目前开放式股票型基金共计633只,其中有334只的累计净值在1元以下。这意味着53%的股票型基金都在为投资者亏钱。

  请注意,这不是有没有跑赢CPI的问题,这是实实在在的本金亏损。其中净值最低的基金只有三毛多。

  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这个行业从投资人的资产中拿走了巨额的申购费、赎回费、管理费,给基金经理们发着超出很多行业的高薪,但却有超过一半的产品在亏钱。

  我不知道该说点什么了。

  当然,作为这个行业的近距离观察者,我也必须要为他们说几句公道话。

  首先,中国的股市实在太差了。作为相对收益的追求者,在如此差劲的A股行情中,公募基金赚不到钱某种程度上是正常的。【注:这个我不太认可,股市太差是如何造成的呢?公募基因本身喜欢短炒不是罪魁祸首吗?为何不能学习QFII精选,然后长期持有呢?股市波动很大的根源在我看来不是散户造成的,而是握有大量资金的基金造成的】

  其次,整个公募基金的管理和激励制度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存在问题。不允许基金经理买股票,把个人投资的路堵死了;没有股权激励,个人与公司利益无法高度统一。[注:股权激励需要,但是绝对不能让基金经理买股票,这不仅有失公平,而且相当于公交车司机开着公家的车烧着公家的油去拉私活!]

  我也有很多朋友在这个行业担任高管,他们工作的勤勉和责任心,他们所承受的压力也的确是实实在在的。

  以上这些原因都存在。

  但是,即使有一百个,一千个客观原因,都不能成为老鼠仓的理由。

  我始终相信,惩罚不是目的。好的制度让人变得更好,坏的制度让人变得更坏。

  公募行业聚集了大量聪明而优秀的人,但当下的现实表明,这个行业迫切需要更好的制度,去规范、疏导和引导这些聪明人,为投资者更好地创造价值,为自己光明正大地谋求利益。这一点应该得到监管层的高度重视。

  而与此同时,我想对这个行业说的是,当投资人把自己的财产托付给你管理的时候,这是一份无价的信任。这份信任,需要的不仅仅是专业技能,更是需要你用灵魂深处的一份信仰来回应。

  这份信仰就是——客户的利益永远高于自身利益。

  它应该记在你的心里,刻在你的骨头里,烙在你的灵魂深处。

  有了这份信仰,这个行业才有未来。

==============================================

DP: 金融不是教会,所以道德约束在我看来非常不靠谱,人在基因层面都是自私的,这也是美国实现真正的三权分立的根基。

    制度性预防也是不太靠谱,因为他可以把钱放到自己亲朋好友同学甚至陌生人的账号上执行股票操作。

    所以,与其挖空心思去堵漏,还不如严惩。

    抓的数量不重要,关键是抓到一个就要严办一个,大大提高违法成本是较好的做法。

 

shannon

May 11th, 201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