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针对投资策略路线图的初步思考

(2014-04-16 14:57:21)
标签:

财经

分类: INV[股票投资]

进入2014年把大部分精力用到了阅读年报和分析公司方面,看书的力度减少了不少,但这绝不表示对投资思路的思考有所减弱。

我必须始终记住“双重复利”(个人杜撰)的公式:最终资本 = 种子资本*【技能复利 * 资本复利】

这是有感于股神的进化路径所提出来的,其资金积累的威力显然比单纯的资本复利还要快得多,因为两者是相乘而不是相加!

我认为股神总体来说有两次重大进化:

1. 从技术分析进化到经典价值投资

原因:19岁那年他读到了本的《聪明的投资者》,完成了第一次进化,而这是一次本质性的进化。

 

2. 从经典价值投资到以成长股+长期持有为典型的二次腾飞 

原因:阅读了费雪的《怎样选择成长股》,以及芒格先生的影响。

从投资喜诗糖果、可口可乐开始发生了投资策略的再一次巨大飞跃。

 

当然,也许有人把股神买入IBM视为第三次飞跃,因为之前的股神从来不碰科技股的。

不过,在我看来这次并不是说风格上有了新的变化,毕竟现在的IBM与其说是一家IT公司,还不如说是一家咨询公司,看看它已经把PC和服务器部门都卖给了联想,IBM更多集中于商业咨询服务。

 

股神自己多次强调,如果没有第一次进化,那么他不可能成功;如果没有第二次进化,那么他不可能像现在这样成功。

 

这就是股神的进化路径给我的重大启发,也是让我发明双重复利公式的智慧源泉,以此来约束自己不断反思和提高投资技能本身,而不是总盯着资本这块记分牌。

 

当然,我自己从一开始就直接归于价值投资门下,所以少走了很多弯路,但是我也明白不能全部照搬巴菲特的模式,比如关于长期持有问题,他自己也承认错失了卖出可口可乐股票的最佳时间,更重要的是他现在不仅具有海量现金,而且拥有海量的保险“浮存金”。

 

基于A股是初级市场,以及自己处于封闭资金运行状况,设计自己的投资策略进化路线应该是三步走:

【经典价值投资(补丁) + 适量投机】 ->

【经典价值投资(补丁) + 巴式风格的价值投资(补丁) + 适量投机】 ->

【经典价值投资 + 巴式风格价值投资】

 

从资金配置来讲,

第一阶段:V/S的大概配置为8:2。(还处于前期学习阶段)

第二阶段在熊市要更多配置经典价值型股票,V/G/S的大概配比应该是6:3:1。而到了牛市,可以适当加大对G类股的配置,5:4:1。(当前正处于的阶段)

第三阶段,熊市V/G配置分别为8:2, 牛市V/G配置为7:3。(1000万以后的阶段)

 

路线图详解:

1. 经典价值投资

即本的原始价值投资策略,巴菲特早期的烟蒂投资模式。

买入严重被低估的股票,等到价值回归后卖出。当然有人也许会担心再投资风险问题。我想如果你有足够的分析能力,比如商业判断、财务分析、估值技能,那么你只要按部就班地做就好了。投资风险主要是基于投资的技能和情绪控制,而不在于你下注的次数多少。想想那些一次就能买中中石油这样“好”股票的人吧!

典型成功案例:格力电器 贵州茅台

 

2. 巴式风格的价值投资

即选取优质公司,在合适价位买入,并长期持有。

典型成功案例:华策影视 海康威视

 

3. 适量投机

基于概念、TA等抓涨停。

典型成功案例:万里扬 等。。。

 

4. 补丁

补丁1:为了防范买入僵尸价值股,引入了HPMD准则(即股票必须在有限时间区间内开始上涨,否则卖出)。有限淡化长期持有的重要性,从而加快资本滚动的速度。

补丁2:学习老股民的投资风格——“投资性买入,投机性卖出”。对卖出规则进行了补充。

补丁3:STPX——主要用于防大幅度回撤、以及G类和S类股票的止损操作。(连茅台这种白马都可以腰斩,还有什么不可能?以前忽略回撤,现在应该认真对待。真正像美亚光电这种一路向上的股票少之又少!)

补丁4:ZOP——高抛低吸,对于涨停的股票,我会卖出一部分第二天等量买回来,当然也可能有踏空的风险,但我愿意承担,毕竟那是少数情况。相反,对于跌停的股票,我会根据状况分析,可能超量买入,并在合适的时间卖出超量的部分。

当然,那些价值投资的原教旨主义者可能会批判我,弄出这么多补丁来还能说自己是价值投资?

我想这个问题很简单回答:

首先要弄懂价值投资的三大基石是什么,只要在这个上面唱戏我认为就好了。

其次打了那么多补丁的WINDOWS系统,我们还是叫WINDOWS系统吧,我们不会因为打了几个补丁就认为这不是WINDOWS啦。我想这个逻辑不需要费力来理解!

 

这样设计的缘由分析:

1. 基于A股投机性(广大散户更重视故事、预期、概念而不是价值)比较强,价值型股票可能长时间处于低估状态,比如银行股。

2. 成长股投资难度更大,一方面优质低估的成长股极为稀缺;二是大量伪成长股在那里又有赚钱的机会。

3. 前期引入补丁和投机,纯是为了兼顾短期收益,并加快资本积累速度。后期舍弃补丁和投机是因为完成资本的重大积累之后,可以真的实现长期持有,无视波动,远离股市的状态。

   当然越是资本量级大,越应该坚守保守的投资风格,这非常重要。这就是为何始终不能放弃经典价值投资的风格。

 

这是初次梳理,以后需要再思考、再实践、再完善。

 

投资感悟:

1. 尽管我们说股票是公司的一部分,但好公司不等于就是好股票或好投资,必须要有足够的MOS。

2. 任何公司(哪怕破产)都有自己的内在价值,只要股价低于保守的内在价值,就具备好投资的条件。

3. 预期,超预期是人们喜欢的成长股。

4. 故事也是人们最喜欢的。

5. 人们更喜欢中小盘股票,或者股价数字小的股票,因为小散户太多。

6. 财务分析需要讲逻辑,但股市具有一些艺术性,不能全讲逻辑的。(也许就是这个原因导致了学理工的、教金融的、经济学者们都很难做好投资,而学历史、哲学和心理学的似乎更有优势。。。嗯,我自己过去是学理工的,但我也对哲学、心理学特别感兴趣,而且读了几本关于证券历史的书籍。)

比如房价大涨的2013年却是A股地产股大跌之年,2014年房价开始回落,地产股价却开始反弹。

可惜我已经没有房子卖了,要不然我还要继续卖出房产,买入地产股的!

当然,如果你据此就认为A股不符合价值原理(股价是围绕公司价值波动的),那么你刚好又犯了个逻辑错误—— 少数的案例无法表达整体特性,特别针对股市这种高度非均衡的系统。

 

shannon

Apr 16th, 201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