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A股市场价值投资再思考——兼论HPMD投资准则

(2013-12-16 14:11:47)
标签:

财经

分类: INV[股票投资]

本文适用于中小量级投资者(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不适于管理大额资本(功成名就的投资大鳄们)的投资者。

 

研究过巴菲特最失败的投资案例:买入了伯克希尔纺织公司,并耗费了20年的宝贵时间和精力。

当然,他当时购买它也是带有点骑士精神(要用自己的行为捍卫商业正义——讲信用,他的恩师也有如此经历,对于那些不以股东利益为导向的管理团队丝毫不让步!)并赌气全部买回来的!

先不说赌气一事啦。

 

这个典型案例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与其去学习如何修补破船,还不如登上一条好船!

尽管现实世界中,西方贵族精神要求船长必须与破船一起沉没。但在投资界刚好相反,一是尽量避免登上破船,二是万一不小心登上了破船,要及时抽身,而不是去想办法修补这条破船,更没必要舍身一同沉底!特别针对中国国情——投资者地位低下(完全不符合管理者为股东打工的现代企业治理理论!),散户就更没有多少发言权!

 

同时,在价值投资者选择股票时,由于更重视MOS,而不太关心什么时候价格会回归到价值,当然所持观点也是市场短期行为无法预知。

 

正是如此,国内很多价值投资者持有银行四年都不赚钱。

这可以说是原始价值投资理论的一个小小缺陷,所以我在实践中不得不打个补丁——HPMD准则。

即设定股票横盘(-2% ~ +5%)最大容忍时间跨度,一旦超时还没有价值回归动作,我将毫无犹豫清除该股票。

 

但是,一旦真正持有了一些长时间横盘震荡的股票,我又在投资大师们的一再教导(要超乎常人的忍耐)下一次又一次手软了!投资大师们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明确教导我到底该如何忍耐,或者忍耐的极限在哪里?

还一个重要原因是行为金融里面的处置效应:总是指望亏损的股票能够反弹并解套而舍不得离开!

好在自己系统学习了行为金融知识,并针对它们一一开出“药方”,而不会像有些价值投资先辈们硬是要把某些东西死拿着,我始终牢记买入股票的目的是将来要出售,而不是像巴菲特那样将来要进入董事会,要按照自己先进的理念去改造某些公司。

 

今天,我再回头一看,SP中两只V类股横盘时间居然达到一个季度,是可忍孰不可忍!

我不得不痛下狠手,把两只“杂草”拔出了,或者说是放下包袱,与胜利者在一起!

当然,这并不表示自己放弃了投资原则,而退化到只看“市场先生”脸色的投机一端去了!

 

哪怕隔断时间再买回来也在所不惜(此时,HPMD准则的计时将重新开始!),实在不值得为所谓的踏空风险而让资金处于长时间“休眠”状态。

 

反思根源,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

1. A股散户占主导,他们是没有估值概念,他们大多数就是——“看图作业”和“追涨杀跌”。导致了市场上的“强者恒强,弱者恒弱”局面。

很多赚钱的好公司长时间被低估,比如银行股。

 

2. 散户最爱听故事

价值股低估如何才能复苏呢?一是宏观上靠整个股市的行情拉动;二是微观上要有催化剂事件,即美好故事!

 

正是如上两个现实原因,导致A股经常出现公司和股票的分离——好公司股票长时间被践踏、垃圾公司股票满天飞!

正如此,让我不得不时刻牢记:好公司不等于好投资!

时间是优秀投资的朋友,是不良投资的敌人。(前者是复利,后者就是反向复利啦!)

(原来的说法是:时间是优秀公司的朋友)

 

HPMD准则——我必须不择不扣地执行下去,这是对A股这样一个初级金融市场的有效补丁!

 

shannon

Dec 16th, 201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