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投资策略的再思考

(2013-12-11 12:49:31)
标签:

财经

分类: INV[股票投资]

关于投资策略的选择问题,我想有三个前提条件需要认真考察:

1. 个人财务状况、是否职业化?

资本量级,如前所述的富翁和寡妇。

以及是否把投资作为全职来做,职业投资者会采取更为积极型的投资策略,后业余投资者更适合选择被动型投资者策略。

 

2. 个人性格特质

股市赚钱的方法肯定不只一种,但没有一种投资策略是绝对的占据优势,何况有些是反人性的,比如高频率的当日交易者们,具有强大的心脏,而价值投资的原教旨主义者却需要超乎常人的耐心。

所以有人就说,离开了个人背景去争论何种投资策略是无意义的,只有符合自身性格特质的才是最好的,因为多数成年人无法对自己的性格特质进行大尺度重构。

 

3. 自己所处的市场

尽管我们说价值投资还是趋势投资、还是技术分析应该都有普适性的部分,毕竟全球证券市场的发源、规则和人类行为规律是全球统一的,但也不可据此忽略一些结构性差异,比如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新兴市场和成熟市场,机构主导还是散户主导。

这就是为何我一只在研究如何给价值投资如何打补丁的问题,以更适合于初级的A股市场,让价值投资不那么“痛苦”,不那么超乎普通大众!既然是打几个补丁而已,那么价值投资的几大支柱肯定是不能改变的,比如股票即生意、安全边际、市场先生等。

 

结合自身如下现实状况:

1. 职业投资

2. 资金封闭

3. 资金百万级——即处于原始资本积累阶段

 

基于如上现状,当前所采用的投资策略是:价值投资 + 理性投机双重策略。

其中价值投资又划分为经典类价值投资和成长股投资,前者主要是挖掘深度低估的大盘蓝筹股,后者主要是在中小盘和创业板挖掘新秀。

 

对于理性投机部分,主要还是以技术分析为主的跟庄。

最近看了几位趋势投资者,做的也相当不错,年收益率高达百分之五百多,是不是也应该去研究趋势投资策略,并将之纳入整个投资体系呢?

 

一个人是否可以采用多种混合的股票操作策略呢?

以前我就认真思考过,其实看看股神的投资历史也知道,他是用了几种策略!

我自己的对策就是基于标签化的股票分类投资策略,其实彼得.林奇不也是分类了吗?

分类是我们应该复杂世界的一种有效工具,只要我们采取适合于自己投资系统的分类方式,并在总的收益最大化前提下运作又未尚不可呢?

 

采用混杂投资策略还一个重大好处就是应对市场的大周期特征,即在不同的时代可能最适合的投资策略是不同的,比如我们在嘲笑2000年的IT泡沫时也不要忘了20世纪70年初大盘蓝筹股的“漂亮50”的陨落!

周期规律是宇宙铁律,导致投资策略不仅没有永恒的王者,股票也没有永恒的王者,所以我们需要均衡,需要平衡,需要多重策略融合,既是对利益的追逐,也是对安全的诉求!

 

当然,仅仅分类化是不足以妨碍思维混乱的,我们还是需要主次分明。

就像我来说,还是以价值投资为核心,无论是精力还是资金配置都以此为中心,其它只能作为辅助。

毕竟,从长期来看,只有安全边际这一神器才能足以应付高度不确定的金融市场,尽管趋势投资者的短期业绩实在是有点讨人嫉妒,但证券历史一再证明:可持续盈利下的复利威力才是赚大钱的唯一法宝!

为了不做昙花一现的流星,我们需要把“安全边际”四个字的地位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哪怕是牺牲短期业绩也在所不惜,正所谓Slow is Fast背后的寓意所示!

为了吸取比尔.米勒的教训,哪怕过去有15年的辉煌历史,也经不起仅仅一次的大溃败!

 

如果说为何成为投资大师那么难?

难就难在这需要非常长的时间考验你的人性,难就难在我们易于被眼前的现象所欺骗,无法看清模糊的长远未来。

这需要信念、信仰和超人的耐心!

也许这就是大师们不一样的地方所在吧。

 

shannon

Dec 11th, 201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