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资金管理人基本信托责任的一点思考

(2013-10-22 17:14:27)
标签:

财经

分类: INV[股票投资]

触发我写本文是阅读了国内知名的价值投资者董宝珍先生的《否极泰2013年第三季度报告》。

到其公司网站(http://www.ltkdj.com/)查看基金净值截至到9月份是0.58,即差不多赔了一半。

作为价值投资来说,我不得不说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需要认真反思和借鉴。

 

在三季度报告中,董宝珍先生解释了造成如此局面的原因是重仓了贵州茅台,而且还动用了杠杆。

我想如果没有实施“越跌越买”的操作策略,基金净值已经破了0.5!

 

在报告中,董先生再次重申对茅台基本面的深入了解,对风险的控制,解释了为何要集中持股并重仓,解释了为何使用杠杆云云。。。

 

我作为一个旁观者(不是公司的合伙人也不是投资客户),也作为一个资金管理者(代管三个证券账户),不得不反思资金管理人的基本信托责任。

 

如果你管理的都是自己的资产,那么显然这里没有什么信托责任可言,但如果你一旦以公司化或者非公司化形式管理了他人的资产,那么毫无疑问就存在信托责任问题。

 

首先我们要问投资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是什么?

答案很简单——实现资本购买力的不断增值。(注意不是资产数字的简单递增,因为必须除去代理成本和通胀因素,还要考虑无风险收益的机会成本等等)

作为资金的所有者,或者客户,他当然不用理会投资的过程,而只在乎投资的结果。

 

那么作为资金管理人,为了达到这个终极目标,我们该如何约束自己的理念和行为呢?或者说在确定自己的投资理念之上,我们需要作出什么承诺或约束吗?

我认为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就是我认为的基本信托责任,这是一个资金管理者的最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同时也是一种对客户信任的道义上的回馈。这就好比一个软件程序员必须在心中有这样一个承诺:在尽可能没有BUG的前提之下完成软件的功能和性能需求。

否则,你只能是个业余的,显然业余的人是不足以胜任管理他人资产的。

我自己当初的承诺就是:除非极端状况,我会确保初始资本的安全。

我想,如果没有这样一种严肃的承诺,资金所有者是不会仅仅因为你的学历高或者人性本善来信任你的,也不是因为是什么亲属关系。毕竟资金管理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的工作,必须以专业化和过去业绩作为评估的首要依据。

更重要的是作为普通百姓(包括我自己),这每一分钱都是来之不易的血汗钱,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从地上长出来的。所以有人说“要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来珍惜资本金”,我想这一点都不为过。

 

具体到价值投资理念,也是非常强调保护本金安全的。

我们看看价值投资鼻祖格雷厄姆对投资的定义吧!

以深入透彻分析为基础,确保本金安全,并获得适当的回报;不满足这些要求的业务就是投机。

里面非常明确地指出要确保本金安全,而且是放在获得适当回报之前的。

 

正是为了保证本金安全,才确立了价值投资的基石——安全边际。

当然还有投资的分散化,特别是不要把所有资产都投资为股票,至于杠杆那就更要远离!

如果认真阅读《证券分析》,不难看到更多地为确保本金安全的投资训诫!

我现在越来越明白为何巴菲特说,如果不读《证券分析》12遍,最好不要开始股票投资。

 

也正是强调本金安全,才有了人们熟知的投资两大基本原则:第一是不亏损,第二是谨记第一原则。

 

从数学上看,我们一味强调正向复利带来的巨大威力,遗憾的是负向的复利同样威力无比。

比如亏损本金的50%,需要后续100%的盈利才能回到初始本金。

 

我想一个人对某种投资或投机理念的崇拜并没有错,但我们始终不能忘记我们投资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为了坚持某种自信,坚持自己的某种方法而对客户本金造成巨大损失,这是需要值得认真反思的。

毕竟作为资金管理者,有比投资理念和方法更高的约束,那就是——基本信托责任下获取满意的投资回报,我认为这就是一个资金管理者(或专业投资人)的职业底线所在。

 

正是一贯坚持这一朴素观念,我所管理的四个证券账户都实现了资产的增值,而且实现了两个大额账户年度净盈利率都超过了10%。

 

由此,我至少也得到如下重大启发:

1. 投资赚钱真的不容易,哪怕你是走价值投资道路。

2. 价值为标杆,但是也不能无视市场先生的情绪。

3. 保守和谨慎,特别是要远离杠杆。

4. 自信和坚持对于成功投资很重要,但要确保是在正确的方向上。

5. 保持谦逊,不要害怕犯错误,及时承认并结束错误。

6. 先确保生存下来,才足以跑完这个横跨数十年的“马拉松”。

 

补充:

资金管理人行为自我评估的几种种策略:

A. 行业最高典范

在基金管理界约翰.邓普顿爵士给我们树立了资金管理者的最高职业典范,我认为每一个资金管理者都要以他为标杆,来测试自己的动机和行为。(请注意邓普顿爵士是现实世界中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基督教中虚拟的上帝!)

 

B. 换位思考

假如是我把资金交给他人来管理,获得了这种投资回报,我会有何感受呢?我会如何评价呢?

 

C. 报纸头版头条

假如这个现实将要放在全国最知名报纸的头版头条,我又该如何呢?

 

声明:写此文不是要质疑甚至否定价值投资在A股的可行性,毕竟我自己认可并遵循该理念。更不是对董先生个人有何评价,毕竟我自己才入市两年多,顶多还是个投资领域的小学生。纯是为了个人学习之愚见,我同样坚信从错误(包括别人的错误)中学习比从成功中学习要有效得多。

 

shannon

Oct 22th, 201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