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 |
分类: INV[股票投资] |
最近看了由雪球财经策划出版的好书《那些滚雪球的人——中国投资者访谈录》,访谈的都是国内知名的价值投资者,觉得很不错!
在该书的前言部分列出了一组数据,把但斌、老股民、SOSME和陶博士四位2005-2011年的投资业绩进行了列示,并计算了累计收益倍数。
2008年业绩分别为:0.39/0.35/0.92/0.65
SOSM为何能够在08年取得如此业绩?根据书中访谈内容可以知道他07年在顶点之前就已经卖出了所有股票,至于为何能够做到,不知道是不是他的动态再平衡理论起到了作用,反正他自己谦虚说是好运而已,当然我想把成功归于好运,把失败归于技能要比把成功归于技能,把失败归于坏运要明智得多。
(包含08年)四人收益总倍数分别为:6.88/10.05/7.93/8.83
下面假设四人在08年都空仓,那么总倍数分别为:17.78/28.29/7.93/8.90
这个数据对于但斌和老股民来说,几乎提高了两倍!!!!
这告诉我们什么呢?
作为价值投资者,要敢于在大牛市三期(普通大众大把赚钱之时)进行空仓,当然也可以每只股票留100股作为占位,这一战略性撤退的意义是无比深远的,好比你什么都不做而获得了其它若干年努力才能得到的收益!!!
这就是我在自己的IIG(《个人投资指南》)中制定专门的战略性撤退准则的重要原因,主要是针对超级泡沫之后的大崩溃!
当然有人可能会说,你怎么知道08年就是大崩溃而不是延续07年的大牛市呢?为何你当时能判断指数不能涨到10000点呢?
我想回答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是历史,认真学习全球股票历史(特别是金融投机史,诸如郁金香泡沫、密西西比泡沫、南海泡沫、美国1907年、1929年、1974年、1987年、2001年等重大股市危机),参考港股史、参考台湾股市泡沫崩溃历史、参考日本股市崩溃史等,看看那些股市是如何从大疯狂走向大崩溃的!
当然还有整个市场的资本化率(股票总市值/GDP),大盘指数市盈率甚至指数斜率等等作为参考。即使如此也没有指望真的能够贴近牛市最高点执行撤退,很多人批评赵丹阳先生07年在3000多点就撤退了,我想这种批评不仅肤浅,而且是非常不专业的,是典型的投机分子才有的——试图赚尽股市每一分钱,就如很多人批评巴菲特把中石油卖早了一样!
两害相权取其轻,所以我认为躲过股市大崩盘的意义是重大的,不仅保护了资本,而且保护了心灵!
我一直认为价值投资者除了在大牛市末期需要空仓等待崩溃,其它时间都不应该空仓,而且股市越跌仓位应该越重,SOSM先生的动态再平衡理论很有现实参考意义!
当然空仓等待大崩溃之后,要及早入市,以免犯下类似SOSME的错误——踏空了09年的小牛市!
当然,也许有人会问巴菲特为何只是在1969年空仓了一次呢?
我想这跟他的投资轨迹有关系,早期的巴菲特是纯粹的股票投资者,但到了后期应该是企业家+投资家的双重身份(通过股权全资收购了N多公司并控制了董事会),所以没有办法去空仓了,而且随着资本和影响力的逐步加大,也不会去空仓了!
显然本文是针对价值投资者而言的,至于技术分析派和趋势投资派的做法显然是相反的,他们倒是提倡在熊市空仓,而我们则认为熊市才是最应该“播种”的黄金时节!
正是在如此投资思路指引下,我入市以来仓位很少低于90%,因为我2011年入市以来A股总是很熊!
铭记: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会押韵。
这就是我为何对股票历史很感兴趣,而且我认为领悟历史具有重大意义!
历史无疑是最好的老师!
shannon
Aug 22th,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