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ZT: 民生银行资本充足率未达标 恐需集资650亿

(2013-07-22 13:36:38)
标签:

财经

   7月22日消息,据香港苹果日报报道,民生银行(1988)坏账风险重重,或要急忙集资应对,盛博研究公司早前预计民生银行未来5年要集资650亿元(人民币.下同)。民生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于同业间偏低,截至3月底,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仅7.8%,未达新资本要求,为香港上巿中资银行中最低。

    民生银行曾透露,今年首季钢材贸易贷款300多亿元,不良贷款余额11亿元;而上海钢材贸易授信余额是168亿元,不良贷款4.98亿元。市场人士估计,不良贷款数字可能远被低估,随着贷款到期及司法程序结束,民生银行不良贷款率或大升。以民生银行去年净利润375.63亿元推算,钢材贸易爆煲对民生银行盈利或有显著影响。

    瑞穗证券亚洲证券研究部董事安彤善指,难料民生银行何时将钢材贸易问题贷款撇账,“在这件事上,民生银行有选择权”,他指民生银行大可待官司尘埃落定后才入账,以争取时间处理问题贷款,但他指,若银行做法够保守,应在问题贷款“出事”前6个月做定拨备。即使不计钢材贸易坏账,安彤善预计,民生银行第二季拨备额相当于贷款总额75点子,较其它中资银行平均的50点子为高。

    独立股评人黄伟康表示:“它潜在风险同坏账亦最严重。你问我,我就一定不会买”。其它中资银行方面,之前未曾披露钢材贸易贷款比例,但以上海法院纪录,工行(1398)、信行(998)等亦透过官司追讨钢材贸易款项。

    民生银行沪钢材贷款坏账低估

    涉资1.9万亿元的钢材贸易贷款泡沫于今年破灭,其中首先出事的是上海市。记者特此前往上海直击,亲身感受钢材贸易市场爆煲有多严重。记者发现多个钢材市场人去楼空,全无经营迹象,还款能力备受质疑。民生银行(1988)于上海涉及贷款额达168亿元,坏账未反映于账目上,风险或远被低估。

    由于交通便利,加上拥有全国最大钢企宝山钢厂,上海成为全国钢材贸易中心。上海钢材贸易贷款余额去年达1,800亿元,占全国总额1.9万亿元近一成,当中最积极的民生银行,于上海相关贷款达到168亿元,相当于全行业近一成。钢材贸易有“头晕身㷫”,民生银行受打击程度肯定最高。

    究竟上海钢市有多恶劣?上述1,800亿元贷款会否全数化为乌有?本报记者于上海观察十个具规模钢材市场当中的三个市场,以及一个最知名的交易市场,办公时间仍是十室九空,全无经营迹象。上海共有57个钢材市场,而综合内地媒体所指,当地几乎全部主要钢材市场,均遇上瘫痪情况,换言之,上述三个钢材市场情况应属上海常态,而非个别例子。若上海钢材贸易贷款生意几乎全面失踪,钢材贸易商能否有力还债,亦成疑问。

    以记者上周二及三,于下午4至5时所见,位于宝山区内、曾为上海主要钢市之一的高境钢材市场已全面关闭,数百间商铺全部拉闸,结算中心空无一人,占地达4.3万平方米的货场,钢材露天堆积如山,任由日晒雨淋。位于嘉定的曹安钢材市场亦成为“空壳”,在内的钢材贸易公司多数停业,钢材散乱堆放,一片狼藉。有在场钢材贸易商向记者透露,“现在钢材生意根本做不了,整个行业都没钱”。至于较小规模的沪办钢市,钢材贸易公司亦不见经营迹象。

    上述丢空的钢材市场,属中资银行潜在债仔,至于民生银行目前正起诉、曾为上海最知名交易市场的第一钢市大厦,虽然外表光鲜,但记者在营业时间内,见到几层的交易大厅都杳无人迹,门可罗雀,不似做生意。

    记者亦前往民生银行西南支行,该支行以内地钢材贸易贷款而闻名,前支行行长陆毅文亦因此年赚过千万,最终因钢材贸易贷款做得太过火,去年被劝退。据称上海当年最大的三、四家钢材市场,也是其客户。记者去到该支行,以客户身份查询钢材贸易贷款详情,职员见过鬼怕黑,“坏账那么多,我们现在所有涉钢业务都不做了,不管有甚么样的担保也不行”。

    同一批钢材换贷款2.8次

    早在10年前,没有固定资产、抵押品支持下,钢材贸易商一般难以获得贷款,直至05年民生银行想出“绝世好桥”,向钢材贸易商放贷上浮利率20厘或以上,实行高风险高回报,其后生意越做越大,其它银行跟风加入战团,令去年底全国钢材贸易贷款达到1.9万亿元。

    究竟钢材贸易贷款如何形成高风险?一般厘定贷款金额,均以抵押于仓库内的钢材价值作准,个别支行为争取花红,审批尽量宽松,造就伪造存货及假单骗贷款的情况。只要钢材贸易商及仓库负责人打通关系,甚至为同一伙人,要将仓库内的钢材神不知鬼不觉地转至另一仓库,用同一批钢材再向另一家银行重复质押,获取多一批贷款并不难。早前内地媒体踢爆,以上海库存钢材量和银行质押的钢材量推算,一吨钢材至少被质押2.8次,即可换取价值2.8亿吨钢材的贷款。

    过程当中,银行普遍要求钢材贸易商付出20%或以上的贷款额作为存款保证金,银行提升存款水平,然后再以相若手法向外借出,遂令泡沫快速成长。

    福建省周宁县是这个游戏的“最丧玩家”,内地媒体指出,最鼎盛时期,只要是持有周宁县身份证的人,便可藉着钢材贸易借取500万元。

    有行内人士向本报表示,贷款资金多数流进下游房地产市场,至于银行销售员为了赚花红,亦可能疏于防范。

    至于为何上海爆煲先浮上水面?原因是上海法院开庭纪录,钢材贸易贷款涉案单位名称于网上公开,除上海之外,其它城市例如广州、深圳的有关纪录则难被查阅。因此,表面上只是上海出问题,事实其它省市的钢材贸易贷款爆煲很可能同时进行当中,只是事件并未反映出来。

    铜材贷款踢爆风险高

    钢材贸易骗贷盛行,有业内人士忧虑,由于不少铜材商同时也是问题最多的“福建帮”钢材贸易商,铜材贷款将步其后尘,成为下一波重灾区。民生银行(1988)董事长董文标早前公开表示,“鉴于最近几年钢材贸易行业出现的诸多风险,今年将重点关注铜材行业风险”。

    内地近年流行以铜融资,商家利用进口铜合同向银行开立信用证,以取得短期融资,同时以仓单向另一家银行申请质押融资,再申请另一笔贷款。华联期货分析师卢嘉聪向本报表示,虽然铜贸行业造假未如钢材贸易般普遍,但也存在重复抵押现象,他估计目前属于短期的铜融资规模可能超过400亿元人民币。

    专门研究内地热钱流向的广东省社会科学综合开发研究中心主任黎友焕向本报表示,目前铜融资极具风险,不少商家套取资金后挪为他用,有的甚至涉足民间借贷等高风险领域。外管局在5月开始打压虚假贸易以抑制热钱流入,会对依靠铜材融资的企业造成压力,一旦资金链断裂将引发传染性骨牌效应,银行最终仍会受到冲击。

    高盛早前亦曾对铜贸问题表示关注,忧虑外管局打压虚假贸易,会令铜遭抛售。该行将2013年平均铜价预期下调5.1%至每吨7,216美元,将2014年平均铜价预期下调4.7%至每吨6,600美元。

 

shannon

Jul 22th, 201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