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尽量减少犯股票投资三大错误的策略探讨
(2013-07-10 14:51:25)
标签:
财经 |
分类: INV[股票投资] |
在博文《股票投资中我所犯的三大严重错误》中回顾了股票投资实践中我所犯的三大严重:
1.什么都不做;
2.买得太少;
3.卖得太早。
本文试图探讨一下减少犯这三大错误的策略,之所以用“减少”而不是“避免”,那是因为证券市场本身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对于持久的投资者犯错误是一定的。
之所以是探讨,是因为自己还在摸索之中,从投资历史来讲,自己也还处于幼儿园阶段,所以对于很多没有经历过自己检验的不敢冒然下结论,对于这种谨慎我想是有益处的。
A. 应对“什么都不做”的策略
我觉得犯下这个错误主要根源在于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投资目标设定得太低,导致处于过度松散的状态。
基于此,对PGI中的投资目标进行了全面修订。
二是缺乏对更多公司的基本面分析,而是把过度精力放在了已经买入的公司方面。
这需要加大研究力度,当然首先还是着力于新兴产业,主要是医药、TMT和环保相关上市公司。
当然,对于其它行业的短暂性机会,也还是去投机一把的,比如当前的银行、证券和保险股票。
总之,需要平时下更多功夫去研究上市公司,并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全息图像”,一旦机会来临时才能识别,否则永远只能做个“跟屁虫”,别人吃完肉我去喝点汤。
由于当前入市年限不够长,所以先从拓展视野角度开始,然后再深层次挖掘。
即在当前阶段还是优先于广度而非深度。
广泛但不够深入的研究当然无法做到重仓,这个只能依靠经验来检验,似乎没有什么捷径可走。
B. 应对“买得太少”的策略
在一只股票上面布局多少资金这本身就是投资技能的高度体现。
即使是大师级投资人物,也有明显的两派,以巴菲特为代表的集中派和以邓普顿为代表的分散派。
我想,集中还是分散取决于很多因素:整个股市的系统性风险、投资者自己的风险偏好、对投资标的的确定性感知等。。。
从自身股票投资实践来看,过于分散持股导致的恶劣后果就是——赚取了收益率却没有赚到大钱!
那么阻碍重仓持股无非是两大原因:
一是对投资标的确定性分析不够,导致缺乏足够的自信。
二是资金布局不合理,等到重大机会出现时,不得不通过卖出其它股票来买入,显然这种操作存在双重风险,卖掉的继续大涨,而买入的反而下跌。
至于什么叫重仓呢?
目前PGI中约定是15%-30%的资金,我想这个需要进一步修订,扩大到20%-60%!
C. 应对“卖得太早”的策略
作为经典的格雷厄姆式的价值投资理念,当股价回归到内在价值时,就要卖出股票!
从理论上讲这是最安全的策略,但是从现实来看却会导致丧失N多利润。
回顾BFT的成长经历,也是经过了从烟蒂投资转向到优质公司+长期持有,而不会因为仅仅股价涨了多少就卖出。
当然,这对于G类股尤其如此!
还有一个驱使卖出的力量就是股价的正常回调,要知道真正一路上涨的大牛股是极为稀少的,多数股票都会进行一些回调。所以为了防止股价的大幅回调,择机减持一些近期涨得太多的股票我认为还是明智的,这就是我所谓的Z化操作,从目前来看应该是比较有效的,这样折中的操作方法既防止了资本大幅回撤的风险,又避免了彻底踏空的“悲剧”。
正如硬币的两面,引入Z化无疑把投资操作弄得比较复杂啦,而且要天天盯着股价变化,让自己失去了应有的轻松。
但在资本积累时期,不得不采用如此“精细化”手段来弥补资本不足的困局。
显然对于那些已经获得基本财务自由的投资者是不需要有这种回撤压力的,完全可以放手股价的回调!
同时,作为坚持左侧交易的价值投资者,对于采用空仓策略来回避犯错(趋势投资者或技术派)的做法很不一样,因为我对于预测未来实在不在行(每次大跌大涨都出乎我意料之外足以证明这一观念!),所以只能采用“笨”的办法——“时刻在场”,并认定“离场”的风险要远远大于犯错的风险。
另外,对于那些可以依靠媒体信息或专家学者的观点指导来减少犯错误的概率,我也表示怀疑。因为我知道这个市场比较复杂,自己的利益只有自己才能负责任。至于他人代表了谁的利益这个问题相当相当复杂,已经超出了我所能理解的范畴!所以,我只能依靠于自己的智慧和思考力,这样,我才最安心!
补充——
在前博文中还到了两种不可宽恕的错误:无法承受的错误和以前犯过的错误。
借此也进行一下论述。
D. 应对“无法承受的错误”的错误
翻开金融历史,无论是华尔街还是中国A股,我们看到太多“天才级”人物最终落得悲剧性结果,有的自杀,有的进了监狱,有的在贫困中默默无闻死去!
导致这些悲剧各有原因,比如路径依赖、过度自信、迷信、贪婪过度、高度杠杆和钻空子等。。。
所以,要杜绝如此错误只能依靠投资者精神气质方面的修炼,包括自律、谦虚、客观、保守等。。。
另一方面,要定期检视自己整个投资体系,看是否存在什么致命的缺陷和漏洞。尽管属于事先检查,但预防总比亡羊补牢要好,这个可以通过借鉴他人的致命错误来反思自己的投资体系。
E. 应对“以前犯过的错误”
如果说前面的错误需要在“道”的层面加以客服,那么这个问题就是“术”的层面。
比如编写投资备忘录,把自己典型的失败案例记录下来,不断研究,形成深刻记忆。
“历史不会完全重复,但会押韵。”
只要我们不忘历史,我们总能在某些方面变得越来越聪明!
shannon
Jul 10th,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