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 |
分类: INV[股票投资] |
固定价值类证券是BEN对于证券重新分类后的一种,它基于不同与大众根据名称(低级债券、高级债券、普通股、优先股等)的分类法,而是按照购买动机和对安全以及收益预期进行分类。
透过现象看本质是BEN一再告诫的,当然在书中也批判了“债券是安全的”这一危险而粗糙的结论,足以表明要成为一个聪明的投资者,思维和推理必须是严谨的,是尽量客观的。
固定价值类证券主要是优质债券和优先股,又称为投资级债券和优先股,其购买者追求的是本金安全和低预期但稳定的收益。
那么这一些原则是否适合于股票投资呢?毕竟我对债券是不太感冒,宁可持有现金,也不会牺牲较大流动性去持有中长期债券的!对于短期债券,由于总资金量的限定,也没有多大的动机去操作一把。
BEN的投资训诫就有:安全第一原则。
所以,保护本金同样在股票投资领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这就驱动我认真学习BEN关于固定价值类证券投资四项原则,并整理学习笔记如下:
原则1:证券的安全性不是以特定留置权或其它合同权利来衡量的,而是以证券发行人履行所有义务的能力来衡量的。
得出这一结论有三大原因:
A. 当企业经营失败时,它的资产价值也随之萎缩。
可以理解为企业的清算价值很可能远低于账面价值,特别是工业企业的机器设备在清算时只能当做废铜烂铁重新估值。
B. 持有人的法定权利在行使过程中会遇到困难。
主要是可操作性问题。
C. 清算时的拖延及其它不良影响。
由这一原则得出重要结论——回避麻烦比追求收益更为优先考虑!
BFT早起买入了不断亏损的纺织企业伯克希尔就是关于陷入麻烦的真实写照,哪怕雇佣最好的经理人也无法挽回,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以,试图去修一条破船还不如上一条好船!
由原则1得到如下两个重要引理:
A.有无留置权无关紧要。
B. 购买健全企业的最高收益率债务原理。(因为如果企业低级债券安全性不高,说明企业经营存在较大问题,那么其它级别的债券也不是安全的。)
无论是债券还是股票,都必须以企业盈利能力,以价值作为评估标准。但这里的价值应该不是账面价值或固定资产价值,而是蕴含了行业前景、竞争优势等在内的质的方面。
原则2:应以萧条期作为考察债券的基础。 (债券的基础这里应该指债券发行人履行义务的能力)
BEN强调了没有一个行业能够完全免受经济萧条的打击,所以对于根据行业的性质和保护程度来评估安全性是不妥当的。
不过在股票投资中,必须考虑到行业周期特性,我们不妨谨慎得出结论——应该尽量远离夕阳产业,但对朝阳产业又不能过于乐观!
在这里BEN也研究了企业规模对于度过经济萧条来说生命力更强一些,对于这一僵化结论我并不太赞同,就像在缺乏食物的地带,不一定体积庞大的动物就容易存活下来,相反在恶劣环境下,需要外在资源少的物种更容易活下来!
让我想到达尔文的名言:“能够生存下来的,既不是最强壮的,也不是最聪明的,而是最能够适应变化的物种”。
这对于商业生态同样如此!至于“大而不能倒”只能算是特例而非常态。
也如BFT所说的“只有当潮水退去时,才知道谁在裸泳。”,我们必须远离在牛市里面浑水摸鱼型的公司。
原则3:舍安全而取收益得不偿失。
在此BEN强调了收益与风险并不存在什么数学关系,这跟普通人们的观点(收益与风险成正比)是大相径庭的。
当年席卷美国的垃圾债券泡沫就是严重违背了这条投资原则的,是典型的试图通过降低债券的安全级别来获得高收益,其本质上更像庞氏骗局,先买的收益颇多,后买者倾家荡产!
收益与安全并不存在互补关系。
原则4:必须采用明确的安全标准。
这就是要求尽量采用量化标准,避免凭感觉或情绪的投机行为!
在此BEN借助了“纽约州法律规定的一般标准”,逐条解析了用以评估债券安全性的各条量化指标。
最后列出了不同行业的最小量化标准,包括规模、利息保障倍数和股票市值比率(股票市值与债券负债总额的比例)等等。
对于股票投资来说,量化当然同样很重要,倒不是指望能够通过量化来把投资过程程序化,毕竟投资里面还有很大的艺术成分,或者说不能被量化的方面对于证券的安全性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比如管理层的素质和品行等。。。
但即使如此,也不能丝毫轻视量化的作用,因为借助量化过程可以让我们头脑清晰,远离投机!
shannon
Jul 9th,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