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shannon21lxl
shannon21lxl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7,956
  • 关注人气:63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生产性再论资产的分类

(2013-06-02 17:24:47)
标签:

财经

分类: INV[股票投资]
从生产性再论资产的分类
读过《穷爸爸富爸爸》系列书籍的人都知道,一个人真正创造财富的起点在于搞清楚什么是资产什么是负债。
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去践行:富人购买资产(穷人购买资产)! 

以前从流动性角度对常见资产进行了分类,本文启发于巴菲特2012年致股东的信,将从生产性角度对资产进行分类。

分类的好处是什么呢?无非是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状态去进一步优化配置各种资产,从而达到在有限时间内积累更多的财富这一重要目的。

 从资产的生产性角度来看,资产可以大致分为如下三大类:
1. 以货币计价的类现金资产
主要包括银行存款、货币基金、债券、抵押贷款等。
这类被大众视为“安全”(相对于股票、期货等衍生品而言)其实是最危险的。
导致这类资产 最大的危险在于通胀导致其有限的收益率无法跑赢通胀(暂且不计机会成本,请记住:投资的最低目的是要保障自己的购买力不缩水)。在中国长期的负利率时代人们不难想到这一危险性,就是从长期来看,货币贬值速度也是非常惊人的,不说我们这一代人跟上一代比较吧,就我自己读初中时,0.2元都可以买一个荤菜,现在呢?如果以平均20元买一个荤菜的话,从数字看也贬值了200倍,如果考虑期间人们的收入水平增长了20倍,那么货币贬值也是达到了10倍!
很显然,通过购买上述各种资产无法达到10倍的收益。

2.  不具生产性的资产
如果说1还是具有一定的生产性,比如你把钱存到银行,银行作为金融中介再贷给企业家们去发财了,对你而言起到了间接的生产性作用,只是你没有机会享受更大的生产性果实而已。
那么第二类资产就是没有生产性的资产,比如郁金香花(17世纪荷兰郁金香泡沫),还有作为投资品的黄金。
值得注意的是,同是国际上有名的投资大师,巴菲特和罗杰斯对黄金的态度是不同的,前者是看空的,后者是看多的。
巴菲特对于黄金投资的比喻有很多,只要记住:1盎司黄金哪怕放上10000年还是1盎司黄金(你可以深情的抚摸它,但它无法回应),但股票显然就不同,股票是可以生股票的(利用上司公司分红再投资,或是送股或转增股票),当初买入10000股,经过数年的持有可能达到100000000股,所以随着企业的扩张,股票本身是可以下崽的!
我们说乱世买黄金,除非发生恶性通胀,相对于股票来说,黄金的生产性远远不如股票,从长期来看其收益率也是无法跟股票相比的。例外是在某些短暂的十年可能黄金超过股票收益率。比如21世纪初的十年是“黄金十年”,而对股票来说却是“失去的十年”!
当然,如上也是平均水平,但如果作为一个主动型股票投资人,还是可能在过去十年在股票市场上赚上不菲的财富的,毕竟中国A股经历了05年启动股权分置改革后07年的超级大牛市和08年4万亿刺激下的09年小牛市行情。
对于第2类资产,在中国还有典型的字画收藏等,无论何种天价都有人敢于下手的逻辑在于——博傻游戏!总认为后面有人会出更高的价格!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对于这类特殊资产缺乏权威性的公平估价手段,导致人们失去了基本的天平,对于什么是合理价格也就无从谈起,爆炒稀缺性和时间价值是其逻辑。

3. 具有生产性的资产
我觉得任何一个对自己生活负责任的人都应该竭尽所能投资这类资产,常见的就是企业(股票)、农场和房地产。
股票作为企业直接融资(相对于银行贷款的间接融资而言)手段,购买股票是最直接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动之一,当然由于承担了企业经营风险,为了补偿这种风险,股票持有人也就有机会分享企业成长的果实,这是第1类资产持有人没有的“特权”!
社会的发展是离不开商品交换和市场繁荣的,所以如果你是一个乐观的人,认为总体来说社会总是会向好的方向发展,那么作为一个理性人,你应该有持有股票的动机。而现实中由于普通大众甚至包括一些所谓的专业人士,都是抱着投机心态去炒作股票,结果绝大多数以亏损而告终,导致我们失去对股票正确认识的机会,这就正如1924年以前的美国大众对股票持有偏见一样(认为债券收益比股票要好),好在1924年埃德加.史密斯写了一本《用普通股进行长期投资》纠正了这种错误的观念。

对于农场和地产,我想没有一个中国人,特别是当下的中国人会忽视其生产性的。
农场——买入一次,重复使用。
房地产——买入一次,重复征收租金。
不过对于房地产,我还得啰嗦几句,由于现在是具有重大泡沫,所以购买商铺必须认真评估其收益性,绝对不要被那些武装到牙齿的营销人员所蛊惑(要知道别人就是吃这碗饭的),一定要对租金收入有一个现实的计算而不是基于美好的梦想!

我想,那些善于梦想的人是很难成长为一个伟大的投资家的,相反那些具有强烈理工科背景的人应该来说更有潜质一些。
 
结论:要想改善自己的财富命运,不仅要尽量买入资产,最好还得买入具有生产性的资产。

shannon
Jun 2nd, 201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