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投资三要素:科学、艺术和制度
(2013-04-08 12:23:23)
标签:
转载 |
分类: INV[股票投资] |
投资三要素:科学、艺术和制度
在股市投资,必须从科学、艺术和制度这三个方面把握投资策略。
一、科学分析:选股之基
选股是投资成功的前提条件。选股的基础工作就是科学分析股票的基本面,从企业业务、经营历史、长期前景、财务数据等事实出发,做出综合判断,评估业绩增长的确定性,找到值得长期投资的优秀股票。
科学分析股票基本面的能力因人而异,这就是所谓能力圈问题。基本面分析需要相当广泛的知识、宏观经济和行业经济的分析能力以及个人阅历、经验甚至经营企业的切身体会。从企业特性来看,一般而言,大多数人对强周期性企业、高科技企业、产品不断创新的企业或者经营历史较短的企业,比较难以把握和搞懂;相对而言,由于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触和使用,对于产品变化少甚至不变、需求稳定甚至旺盛、经营历史较长的弱周期性企业(主要是生产快速消费品的企业),容易理解和把握。因此,普通投资者选股的方向主要落在优质消费类股票上,而对其他绝大多数股票应视而不见,也没有必要去关注。
对于消费类股票的基本面分析,重点把握其长期经济属性。我个人理解,具备稀缺性、独特性、抗通胀性、消费垄断品牌以及由此带来的定价权和较高的净资产收益率等属性的股票,是长期投资者的首选。
二、艺术把握:估值之美
价值投资主要侧重于两个取向:一是侧重于业绩增长性,长期较快的业绩增长带来内在价值的相应增长,从而给投资者带来长期回报;二是侧重于分红稳定性,长期稳定的分红带来再投资价值的相应增长,从而给投资者带来稳定回报。无论侧重于哪一个方面,要提高收益率,都与买入价格的高低有关。因此,估值成为投资中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好股好价是最理想的时机,好股合理价格也是可以接受的情形,好股高估就不得不警惕了。然而,估值谈何容易?
金融分析本身就不是一门精确的科学。对企业基本面的分析过程,固然要立足于事实、数据和逻辑,但是仍然不可避免地要受制于主观因素和环境的影响。换句话说,要透过所谓客观的事实、数据和逻辑得出企业基本面和内在价值的判断,本质上是一个艺术判断的过程。比如,企业业务质量和属性的判断、管理层的评估,显然不可能做到精确,因此内在价值的估算事实上差之毫厘、谬之千里。所以,巴菲特才会认为,模糊估值比精确计算更靠谱。
判断估值合理与否,既是科学分析的结果,也是艺术把握的过程;既是对过去企业经营绩效的综合判断,也是对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的总体展望。所以,估值很难,但估值很美。
三、制度保障:制胜之道
即使你选对股票,并在股价合理甚至低估时买入了,能否长期持住,仍然是未知数。投资成功与否,从某种意义上讲,更主要取决于你在正确的道路上能否坚持下去。
买过牛股的人很多,但始终持有的人很少很少。原因是因为我们都是普通人,情感控制实在非常艰难,而投资成功最重要的又是情感控制,尤其是买入股票后,无论上涨还是下跌,必须能以平常心对待。“平常心”的获得,一方面是因为对所持股票的基本面理解透彻,心中有数,加上心理素质过硬,自然涨跌不惊;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因为已经有“合理制度”做保障,资产相对安全稳健,自己的投资心理不会大起大落,不会导致无法坚守。所谓“合理制度”,就是指长期投资必须构建合理的投资组合,依靠投资组合而不是单一股票获得长期稳定的市值增长。很少人会自始至终持有一个股票而不卖出,但是,长期持有一个合理组合却是多数人可以磨练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