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ZT: 天使投资公司的 “超级天使” 们

(2013-01-21 22:21:46)
标签:

财经

  有这么一帮人,他们掌管着上亿元人民币的金钱,他们每天琢磨的不是怎么赚钱,而是怎么把手里的钱更有效率地花出去。如果钱花得好,假以时日,栽培出第二个Facebook或者Google也并非绝无可能。

  他们叫做天使投资人,为公司提供资助的“个体富翁”。例如薛蛮子、徐小平、李开复、雷军、何伯权、杨向阳……总而言之,他们不缺钱,而是把永不停歇的赚钱的欲望寄托于自己的判断力、耐心和他人的成就。

  ■雷晓宇

  “中国天使投资第一人”薛蛮子

  薛蛮子,号称“中国天使投资第一人”。从UT斯达康上市获利1.2亿美元,他的得意之作虽然已经是10年前的事情了。但在2011年,薛蛮子仍 然保持了二三十个项目投资的活跃度。他举起两只手指,岔开,说:“其中80%都来自微博。”他在自己的微博上公开了自己的电子邮箱,公开征集创业者的商业 计划书。

  寻找薛蛮子,已经成为许多人的生存使命和工作任务。找他的人很多,有5时给他留私信、彻夜在东四环辅路上搭帐篷等消息的人,也不乏最有名的大VC的合伙人。最终,薛蛮子几乎没怎么考虑,一来派助手把东四环沿路的崇拜者劝回了老家,二来笑眯眯地对VC合伙人们说不。

  薛蛮子说,他最不看好两类人做“天使”:“一种是工程师出身。中国没有通识教育,培养出大量工程师思维的人。他们只知道这根管子怎么接上另外一 根管子,至于怎么接,他们完全不知道,也不想知道。还有一种是财务出身,他们是最没有直觉的人,只相信数字,数字就是他们的救生圈,但早期根本没有数字可 看。”

  李开复比薛蛮子小几岁。如你所知,他是Google职业经理人出身,是创业孵化器创新工场的创始人,也是个商业模式的狂热爱好者。

  他老早就建议说,美国现在最流行由大天使们组成一个基金,每个人投一笔钱进来,选拔其中一个人做GP,再雇用专人管理,每个月固定开会,投票审核,看的都是各自想要投的一两个新项目,一旦多数通过,这只基金就会跟投。

  “每位‘天使’的成功都有他自己的基因。”李开复说,“我会分析技术、竞争优势、团队、壁垒、战略、理性。我是专注型,投几个失败没关系,但有几个大公司我们就很喜欢。蛮子投资的面更广,他肯定是希望挣钱,能不能成为大公司倒不是他最关心的。”

  以青年导师闻名的徐小平有着“喷雾式”、“雨露均沾式”的投资风格。从2011年6月~10月,从徐小平和红杉沈南鹏通电话,到合作的最终确 认,徐小平至少七八次地问自己——做“江湖”上的老顽童和莫大先生就好,何苦非要开山立派呢?直到有一天,他把所有的员工和合作伙伴叫到国贸一期的办公室 里,开了一个旷日持久的会。最终,他下定决心放弃一部分自由自在的生活,走上一条机构化的“天使之路”。

  “天使”的困惑

  照理来说,天使投资是从近年才开始为公众熟知的新名词,但这个领域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拉帮结派”的局面。一位投资人在电话里评论说:“这 对创业者很不公平。他还什么都没干呢,从一开始就被打上了各种标签,红杉系、IDG系等。其实,这就是一家独立的公司,只不过它的股东或者小股东是哪一个 天使而已。”

  说到底,天使也有困惑和阴影。做天使投资本是一件媳妇熬成婆的事情,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

  但在眼下的中国,却被操作地带有强烈的投机色彩。还有投资人抱怨说,实在受不了有的大投资人,用自己的名望套取创业者的信任,一二百万元的投资 就占股30%甚至40%,不过三四个月的时间,一转手A轮就套现三五百万元。“有一种假天使,自己根本没钱,答应帮人找融资,融到钱之后只花几万元,就要 求占股3%”。

  不管怎样,今时今日,没人相信中国的“天使”有泡沫。这是一罐冰凉清透的啤酒,正是沁人心脾的时候,值得每个人好好享用。薛蛮子笑着提醒说:“天使嘛,就是争取做个聪明点儿的傻瓜。”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