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电科院------高壁垒,高毛利,高增长的现金牛企业

标签:
转载 |
提示:个人观点,难免乐观,投资有风险,不要盲从
电科院是从事高、低压检测业务的独立第3方综合检测机构。具体的介绍可以F10,或者参考券商研报。
今天只简单讲电科院的投资逻辑和业绩测算。
1. 高壁垒,宽大护城河
护城河体现在资质、技术、人才、资金多个方面。
国外的检测,技术咨询企业大多具备百年历史,就是因为竞争少,这是一个靠时间积累的行业
国内高压检测的西高所,沈高所也都有五六十年历史,起初也是俄罗斯专家援建,后来随着时间积累了一定的人才,技术,但都是国营体制,主要为所在集团研发服务,富裕能力才承接对外检测
电科院是国内资质最全的第3方检测企业
这些资质的获得靠的是综合能力及时间
即使外部进入者,也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逐渐获取
技术、人才、经验获取也是靠时间
公司在低压领域从07年,一直是国内第一,规模最大、项目最全,容量最大
高压领域也是在填补很多空白检测项目,快速发展,国际上的电器巨头均有产品在电科院检测。
中国唯一个能自己设计组装建造实验室的单位
这个壁垒在A股上市公司极其少见
2. 高毛利,高净利,现金奶牛
公司的毛利一直稳定在70%附近,2012有略微下降,主要源于募投项目转固的固定资产折旧,净利接近40%,销售费用极少,截止2012 3季度只有187万元的销售费用,说明基本不需要营销,坐等客户上门(车管所,医院性质)。应收账款几乎为零,但是预收账款却是芝麻开花节节高,2012年逐季增加。这种状况似乎只有在白酒行业才有。前3季度EPS=0.57,现金流却有1.11.典型的现金奶牛。也不要担心造假,倒是有些担心利润没有充分释放。
下图显示,2012 Q1是明显的拐点。
3. 区位优势
华东地区唯一一家高低压检测公司。公司在地理方面的优势在于全国45%的低压电器厂家在华东地区;55%高压电器厂商在华东地区。高压电器通常体积较大,一个大铁坨子,运输也是个问题。公司的地理位置优势极其突出。
4. 需求旺盛,量价齐升
据公司反映,国家电网的采购要求有变化:原来是最高规格的设备做了检测之后,规格较低的就可以免检(比如220KV 的变压器做了检测后,同一系列的如110KV 的变压器就可以免检),但现在所有规格都要做,高压的业务量将会数倍计的扩大。原来5 年的检测有效期也逐渐到期,需要重新检测。据公司说国外大实验室2013下半年的任务都排满了,西高院也排到明年(2013)下半年。(券商的调研)
从公司的预收款也可以看出,已经有排队现象。募投项目带来量的提升,公司今年上半年获取的CB资质(国外承认国内检测的资质),出口需要此证书的就可以在国内完成了,价格要高上50%(其实就是多打印一张纸)。一些国内空白的检测项(抗震、核电、新能源。。。),具备定价权。
5. 内生式增长和外生生扩张齐头并进
检测行业收购兼并是长期增长驱动力之一 ,自己积累时间太过漫长。
2012 12月份已经收购苏州国环环境检测。
电科院还授权董事长2.5亿元的额度内来进行和国内外检测、认证机构进行投资控股、参股、合资。
市场对电科院的两点分歧
1. 行业空间,天花板问题
电器电工产品很多,世界上产品1/3都属于电工产品。制造业公司越来越重视质量,研发期间会做各种测试去验证性能,比如EMC,抗震,高低温持续时间,温升老化,高压冲击,短路冲击等等。中国的质量成本(1-3%),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15%)。随着对质量的重视,此方面投入越来越大,很多实验将依靠独立的第3方实验室完成。质量提升的空间巨大。
公司除了拓展输配电器高低压测试,也在进入一些细分市场,最近比较明确会新进入的细分市场还有汽车、轻
轨、地铁、铁路、军舰、新能源等相关电工类产品。
技术评价服务是检测服务的高级阶段,市场空间和利润率远高于检测业务本身。2012年4月,公司被工信部列为第一批技术评价实验室(电工类唯一一家)。还有国际电工检测龙头KEMA的收入构成中,检测收入只占30%不到,70%是咨询服务收入。
同时外延收购也开始进入环境检测等领域。
公司5年内没有天花板的问题。
2. 重资本投入问题
公司成本最大的是折旧成本。募投的近8亿资金都已花完,而且还要发债和借贷进行扩张。市场担心公司折旧费用侵蚀利润。
如果一项资产投入,3年就回收全部成本,是不是值得投资?
2012 2月底建成转固的低压大电流项目,到9月份开工7个月,收入近3700多万,平均每月500多万,总投资才1.5亿,一年6000万,2年基本就回收了投资。
12月底将建成投产的核电抗震试验系统,投资2.58亿,预计年收入1.6亿,打个7折,也有1.1,两年多也回收了,公司的其他募投项目普遍2-3年收回投资。这样的好项目,不值得投吗?
由于2012年11月份起江苏施行营改增会减少折旧:资产原值减少,增值税进项税被抵扣,每年会抵扣掉3000多万(假设5亿收入,6%增值税率,3000万销项税)
重资本投入为了扩大公司业务范围,增强竞争力。且回收周期短,具备极高的投资收益率。
业绩测算:
2012 年业绩根据预收情况及公司的加班状况,今年利润在1.4亿以上,EPS在0.8左右,实际公司公告的误差不会大。近期应该会预增55-75%。目前价格对应2012 EPS PE不到30倍。
2013 业绩预测。
首先看收入,原有业务收入大体保持稳定,收入增量主要来自幕投转固项目。其中12年底建成的高压及核电电器抗震性能试验,是国内唯一一个此类实验室,市场空间在15亿以上,2013具备超预期的能力。
2013转固项目 | 投资金额 | 年营业收入 |
高压及核电电器抗震性能试验系统 | 25800 | 16000 |
电器环境气候实验室 | 5177 | 2809 |
新能源试验系统 | 5123 | 2780 |
EMC电磁兼容项目 | 15000 | 8141 |
总计 | 51100 | 29730 |
2012 预计收入 | 36000 | ||
2013 募投转固收入总额 | 29730 | ||
开工率 | 50% | 60% | 70% |
2013 收入增量 | 14865 | 17838 | 20811 |
2013 营业收入 | 50865 | 53838 | 56811 |
成本(2012 成本1亿+幕投项目折旧0.6亿) | 16000 | 16000 | 16000 |
期间费用 | 22% | 22% | 22% |
营业利润 | 23675 | 25994 | 28313 |
净利润 | 20123 | 22095 | 24066 |
EPS | 1.12 | 1.23 | 1.34 |
根据预测,EPS大约在1.1-1.3之间,取中间值1.2
同比2012增长率在50%,预计2013-2015年公司复合增长率在40%以上。按照PEG估值,保留适当边际,给予2013年30倍动态PE,目标价格1.2*30=36元。
风险:
幕投延迟,业绩不如预期
投资风险,切勿盲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