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资产负债表远比损益表重要
(2012-12-25 09:42:51)
标签:
转载 |
分类: INV[股票投资] |
今年通过雨润、广汇,学习了资产负债表的重要性,并付出代价,相信这代价会记牢。
之前虽然知道体检结果比跑步成绩重要,但侥幸心理或者说观察的视点始终没有调整到正确的焦点,所以资产负债表总是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Mark一下新浪博客的文章,作者枯荣,反思了对雨润的投资。转帖如下:
第一、一家业务前景光明、实力雄厚的公司遇到不道德的管理层,最终仍然是后者占据上风。公司股权结构必须合理,而不是一家独大,缺乏外部股东的监督制衡。尽管对于雨润食品的实际调研反复证明公司的基础业务是真实存在的。
第二、绝对回避资本开支持续超过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的公司,无论其业务前景多么光明,公司管理层看起来多么雄心壮志,业绩看起来如何高速增长!事实一再证明,这样的公司是容易出现问题的,例如超大现代就是个血淋淋的虚假成长案例。
第三、如果在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持续增长的同时,高资本开支和对应的不断再融资同时出现,那么出现道德风险的概率很高。
第四、再感叹一下,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所以,知人固不易!不得不反思一下,特别是对知名的民营企业家,包括张近东先生。民营企业家市值做到几百亿上千亿后,实质上已经身不由己了,这里面参杂了太多非经营性的因素。
第五、对于民营企业而言,会计报表上的净利润不可靠,经营性现金流也不可靠,唯一可靠的是两点:自由现金流持续增长(真实有钱流入)+不融资下的稳定派息(这些钱是真实,且能流向投资者)。国企这方面的风险反而相对较弱,国企主要还是利益分配和管理效率问题,现在还要加上政策风险问题。再反思下再融资的看法,最优秀的投资标的是不需要融资的,但是毕竟数量极少。需要再融资的公司,要看其投入产出效率,例如投入资本回报率能否持续稳定。
反思了很多,对于雨润而言,目前股权结构正在发生改变,实业资本和投资资本前期低位介入不少,但是问题是对于祝这样强势背景的公司,外部股东的制衡力量究竟有多少,还是个疑问。毫无疑问,剔除公司治理问题,公司基础业务目前的估值显然是大幅低估的。但是,自我感觉,这种低估可能是靠不住的。与狼共舞看起来不是个好策略。于是刚刚看到雨润的持续关联采购协议,这可能导致利益输送。按照修改后2015年的采购关联交易上限超过了2011年采购量的34%。这意味着,对于上游的原材料成本已经很难进行评估。希望特别股东大会能否决这个议案。雨润的未来只有当股权结构发生转变,才有光明前景,否则,只能为这次投资记提“资产减值准备”。
年底,康美事件再次做了附注。这些年来,从蓝田股份、银广夏,到今年系列明星股爆煲,看来资本市场的冲头是永远斩不完的,大家慢慢长记性吧。连香港这样对民企很谨慎的地方,爆煲一样很多。
想来那些成功躲过世通、安然血光之灾的人,并非运气好,乃是谨记“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又进一步想,“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这道理人人都懂,为何还是有人一再铤而走险,挑战极限呢?看来,从根子上说,就是一个“贪”字,认为自己足够好运。还有呢,就是过于自信,刚愎自用,认为自己能识破企业的这些把戏,甚至轻易相信了不道德的管理层。看资产负债表不是件复杂的事情,略长点心眼,企业的那些作假还是蛮明显的,不合常识的。
今年是学习“舍”、学习做减法的一年。多半是因为熊市的关系吧。
Mark一下,给某老友发了短信,互勉“君子不立危墙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