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集中与分散投资原则
(2012-11-30 12:33:35)
标签:
财经 |
分类: INV[股票投资] |
集中还是分散投资,这并不是个孤立的问题,需要首先的问题应该是你选择做个什么类型的投资者。
在BEN的经典著作中,将投资者先分为积极型和防御型,注意不是以风险偏好为依据的,而是在投资方面愿意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来衡量的。积极型就相当于职业投资者,防御型就是业余的。积极型构建投资组合时,又分为主动性和被动性。
BEN也强调,选择做哪种类型的投资者是很重要的,不能模棱两可,不要采用折中方案。
当然BEN是趋于分散投资策略的,也许跟他的其他投资思想保持一致性,比如股价回到内在价值附近就要抛出,持股多少时间并不重要,对公司定性分析不够看重,而是更强调定量分析。。。。
而以KNS,MNG,BFT,FSH为代表的投资大师们却都是坚持集中投资原则。
集中投资原则是一种资金分布策略,有时候跟SP数量没有必然关系(即不能说持股数量多的一定就是分散投资,当然持股数量很少则可以视为集中投资)。比如持有30只股票,但80%的资金布局在两三只股票上我们仍可称为集中投资原则。当然这种做法在逻辑上是说不过去的,因为大部分其它股票分布资金太少,意义不是很大。而如果另一个人只拿了15只股票,但资金分布比较均衡,那么我宁可说这个人践行的是分散投资原则。
至于有些金融教授经过历史数据统计出来的股票数目与风险的关系,认为30只股票就可以化解95%的波动风险,这一结论的前提是——认为波动就是风险!
作为价值投资者不会这样认为的,相反认为波动不仅不是风险,反而是朋友!
更为重要的是投资的目的不是把波动性降到0,而是让资本增值,让购买力不断提高!
投资的风险在于对自己的认知程度,在于对所买公司的理解程度。
集中与分散投资的特点->>>
>集中投资:
0. 适合于年轻的投资者;
1. 适合中小级别投资者;
2. 适合激进的主动型投资者(有较强的选股能力);
3. 对股价或市值波动有更强的心理容忍度(至少能容忍30%的短期浮亏);
4. 对黑天鹅事件(比如最近的塑化剂风波)有更强的心理容忍度;
5. 确实严格践行长期投资(因为可能某一年、甚至两年、三年业绩都很不好);
>分散投资:
0. 适合于年长的投资者;
1. 适合于大级别投资者;
2. 适合于被动型或指数型投资者;
3. 对短期波动容忍度较小者;
4. 对黑天鹅事件容忍度小;
5. 中短期投资者(可以肯定99%的基金经理是无法进行集中投资的,而是撒胡椒粉式的投资,即使如此鉴于A股到处都有地雷,有时候买入过多股票反而提高了踩雷的概率,看看那些买过重庆啤酒和酒鬼酒的基金吧!!);
鉴于A股波动性(投机成分)比较大,鉴于自己还比较年轻,鉴于自己属于主动型投资者,鉴于自己属于中小级投资者,所以选择集中投资原则。
保护自己的方法就是——在留有更多MOS的情况下,学会忍耐短期浮亏,甚至是巨幅浮亏,用投资时间来化解短期可能的浮亏。
所以,现在看来,集中投资原则必须跟长期投资原则保持一致性,否则看重短期业绩而又搞集中投资,可能会让自己难以接受短期巨幅波动。
看看此刻的A股,即使N多蓝筹股,股价都是悬崖式的下跌,几天跌去40%都不是稀奇。
再加上现在很多超跌的蓝筹股都被做空者选为做空标的!
应对这种局面的办法就是常态下留有足够的资金,即保持SOCR处于NORM状态,一旦发现上述意外,可以通过越跌越买的方式把持股成本不断摊低。
当然更为高级的方法是利用Z化操作,把持股成本逐步归零化,做到真正——零风险投资!
总之一句话,为了能够得到高于平均水准的收益,必须采取:更强的心理素质 + 更大的MOS + 集中投资 + 长期投资 !!!
集中投资的标准:重仓股不超过4只,总的股票数目不超过10只!
给自己唯一的忠告——学会持币等待!
必须坚持:仅在HOT-DAY执行战略性买入操作,平常都要抓紧钞票以静观!
shannon
Nov 30th, 2012
在BEN的经典著作中,将投资者先分为积极型和防御型,注意不是以风险偏好为依据的,而是在投资方面愿意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来衡量的。积极型就相当于职业投资者,防御型就是业余的。积极型构建投资组合时,又分为主动性和被动性。
BEN也强调,选择做哪种类型的投资者是很重要的,不能模棱两可,不要采用折中方案。
当然BEN是趋于分散投资策略的,也许跟他的其他投资思想保持一致性,比如股价回到内在价值附近就要抛出,持股多少时间并不重要,对公司定性分析不够看重,而是更强调定量分析。。。。
而以KNS,MNG,BFT,FSH为代表的投资大师们却都是坚持集中投资原则。
集中投资原则是一种资金分布策略,有时候跟SP数量没有必然关系(即不能说持股数量多的一定就是分散投资,当然持股数量很少则可以视为集中投资)。比如持有30只股票,但80%的资金布局在两三只股票上我们仍可称为集中投资原则。当然这种做法在逻辑上是说不过去的,因为大部分其它股票分布资金太少,意义不是很大。而如果另一个人只拿了15只股票,但资金分布比较均衡,那么我宁可说这个人践行的是分散投资原则。
至于有些金融教授经过历史数据统计出来的股票数目与风险的关系,认为30只股票就可以化解95%的波动风险,这一结论的前提是——认为波动就是风险!
作为价值投资者不会这样认为的,相反认为波动不仅不是风险,反而是朋友!
更为重要的是投资的目的不是把波动性降到0,而是让资本增值,让购买力不断提高!
投资的风险在于对自己的认知程度,在于对所买公司的理解程度。
集中与分散投资的特点->>>
>集中投资:
0. 适合于年轻的投资者;
1. 适合中小级别投资者;
2. 适合激进的主动型投资者(有较强的选股能力);
3. 对股价或市值波动有更强的心理容忍度(至少能容忍30%的短期浮亏);
4. 对黑天鹅事件(比如最近的塑化剂风波)有更强的心理容忍度;
5. 确实严格践行长期投资(因为可能某一年、甚至两年、三年业绩都很不好);
>分散投资:
0. 适合于年长的投资者;
1. 适合于大级别投资者;
2. 适合于被动型或指数型投资者;
3. 对短期波动容忍度较小者;
4. 对黑天鹅事件容忍度小;
5. 中短期投资者(可以肯定99%的基金经理是无法进行集中投资的,而是撒胡椒粉式的投资,即使如此鉴于A股到处都有地雷,有时候买入过多股票反而提高了踩雷的概率,看看那些买过重庆啤酒和酒鬼酒的基金吧!!);
鉴于A股波动性(投机成分)比较大,鉴于自己还比较年轻,鉴于自己属于主动型投资者,鉴于自己属于中小级投资者,所以选择集中投资原则。
保护自己的方法就是——在留有更多MOS的情况下,学会忍耐短期浮亏,甚至是巨幅浮亏,用投资时间来化解短期可能的浮亏。
所以,现在看来,集中投资原则必须跟长期投资原则保持一致性,否则看重短期业绩而又搞集中投资,可能会让自己难以接受短期巨幅波动。
看看此刻的A股,即使N多蓝筹股,股价都是悬崖式的下跌,几天跌去40%都不是稀奇。
再加上现在很多超跌的蓝筹股都被做空者选为做空标的!
应对这种局面的办法就是常态下留有足够的资金,即保持SOCR处于NORM状态,一旦发现上述意外,可以通过越跌越买的方式把持股成本不断摊低。
当然更为高级的方法是利用Z化操作,把持股成本逐步归零化,做到真正——零风险投资!
总之一句话,为了能够得到高于平均水准的收益,必须采取:更强的心理素质 + 更大的MOS + 集中投资 + 长期投资 !!!
集中投资的标准:重仓股不超过4只,总的股票数目不超过10只!
给自己唯一的忠告——学会持币等待!
必须坚持:仅在HOT-DAY执行战略性买入操作,平常都要抓紧钞票以静观!
shannon
Nov 30th,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