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大投资家安德烈·科斯托拉尼投资箴言

(2012-10-15 00:15:37)
标签:

转载

分类: INV[股票投资]

   注:投资者的稀缺品质:独立思考、理性、耐心、专注、乐观。

 

    看看标红色字体的段落就能理解现在的中国股市了。现在明白了全世界的股市都是相同的玩法。


    安德烈·科斯托兰尼生平简介

  安德烈·科斯托兰尼有德国的华伦·巴菲特和证券界教父之称。

  安德烈·科斯托兰尼是德国最负盛名的投资大师,1906年出生在匈牙利布达佩斯,犹太人。早年学习哲学和艺术史,后父亲送他到巴黎学投资,被誉为“二十世纪的股票见证人”、“本世纪金融史上最成功的投资者之一”,有德国证券界教父之称。

  他在德国投资界的地位,有如美国的沃伦·巴菲特。他的成功,被视为欧洲股市的一大奇迹,他的理论,被视为权威的象征。安德烈·科斯托兰尼是德国股市的无冕之王,德国的投资人、专家及媒体记者,经常以他对股市的意见为依据,决定自己的行动方向,或发表分析文章。

  他的投机生涯自从十几岁接触股票后开始,有将近80年的时间,他都是在与各式各样的股票、债劵、货币、期货等商品打交道,虽然曾经破产两次,但他仍乐此不疲,他一直以投机者自居,且深以为傲。《金钱游戏———一个投机者的告白》是他生前最后一本书,也是他一生智慧的结晶。1999年见证百年金融发展的科斯托兰尼因病辞世。下面是他的投资箴言,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

 
● 许多人对股市上发生的事感到惊讶;因为他们还不认识股市。
 
● 当今金融市场的最大危险是,太多的钱掌握在不懂行的人手里。
 
● 一位兜里只有两分钱的贵族也是乐观者,一位拥有满满一保险柜财富的小人物也是悲观者。


● 举世闻名的、对股市一无所知的匈牙利作家弗兰茨·默纳有一次极其贴切地定义了卖空投机者:“一个人为自己挖坟墓,而其他人则掉进去。”(这句话的风趣只有绝对的专家才能懂。)
 
● 富有是比同一环境中的其他人更有钱。
 
● 一条古老的股市真理告诉我们:行情不能继续涨时,它必须跌。
 
●  在股市上常常要闭上眼睛才会看得更清。(独立思考)
 
●  我们这些老投机者的最大不幸是:我们积累了经验,但是失去了勇气。
 
●  如果一个商人以100%的利润卖出他的商品,人们会称之为欺骗,如果股市投机人以双倍的价格卖出他的股票,我认为很普遍。
 
●  对投机者最大的打击是,尽管他事先预感到一个大的错误,但还是做了,而且这种情况几乎一直发生,因为他受别人的影响。
 
●  股市专家出于这种或那种原因并经过成熟的思考,决定在早上卖掉他所有的股票,他走进交易所大厅,得知那里的情绪乐观,一秒钟后他就更改了他的计划,不但没有抛售,而且又买了新的股票。(理性)


●  投机者必须受过训练,冷静甚至玩世不恭。必须想:“你们都判断错误,只有我看得清楚。”人们必须一直想到,股市是残酷的,经常不像大家所希望的那样行事,也许它这么做只是为了惩罚那些游戏者,从而提醒他们即使在过去几年能赢来红利也不要太自以为是,不要忘了:赢利是海市蜃楼,只有损失是真实的。
 
●  游戏是一种激情,它造成享受也造成痛苦。一个游戏者的最大享受是:赢。第二大享受是:输。而游戏者最大的兴趣是在赢和输之间的差距。如果没有输,没有差距,也就没有享受。


●  一个老的炒股人能够失去一切,只是不会失去他的经验。
 
●  股市上最危险的是意外,只有极少的炒股人能保持镇静和客观。一次股市危机的原因多数不是客观的思考,而是一件大众心理学的情绪。一个人发现了一个虽然很小的问题,它却会像野火一样蔓延。


●  股市上大众的心理反应像是在剧院里:一个人打哈欠,马上每个人都打;一个人咳嗽,立刻整个大厅都咳嗽。


●  国家破产?银行危机?为此只有一个回答:虚张声势!
 
●  谁如果没有能力形成自己的见解并做出决定,就不允许去股市。
 
●  兜里装着现金同时有意在行情低时加入股市和饿了并正在通往餐厅的路上是同样的感受。
 
●  对犹豫不决的炒股人来说,行情不是太高就是还太低;而决定不是太晚了就是还太早。
 
●  炒股人的见解永远不是恒定的。同样行情下的同一种证券会被他一会儿做太高一会儿又做太低的评价,但永远不是出于客观的考虑。这经常取决于他是否睡了个好觉,是否突然哪里疼痛或是否紧张——即取决于与股市无关的一些原因。大多数炒股人因此不可能客观。
 
●  人们在买入时需要有想象力,在卖出时需要明智。
 
●  股市,也就是说金融市场,其实是一个剧院,在这里总上演同一处戏,但总是用不同的剧名。


●  在经济上公布真相甚至建议有益的事是徒劳的。这是为自己树敌的最好方法。
 
●  股市上有时候一个模棱两可的建议比一个清楚明确的建议更好.
 
●  不论是在大的或小的交易所里,游戏者的反应总是一样的,因为小投资者和大经理的人道反应是很难区别的。
●  每一个法国的平民家庭都把最傻的儿子送去股市,这肯定有它的原因。
 
● 只有聪明的炒股人可以理解卖空投机。一个傻瓜不会明白,怎么能卖出自己还没有占有的东西。


●  90%的股市游戏者没有主意,更不用提思想,甚至连赌徒和彩票买主都有主意和动机,股市游戏者多数只随大溜瞎跑。
 
●  我经常问自己,是在股市营业时去交易所还是去钓鱼更有益,在交易所虽然能获得一点建议然后做与其相反的举动,而钓鱼时却更能思考不应该做什么。
 
●  魔鬼为了惩罚人类而发现(发明)了股市,因为他们相信上帝能从虚无中创造出东西。
 
●  人们永远不许爱上一支股票,当紧急信号出现时,必须能够与它分手。
 
●  人们永远不要追电车和股票,只要耐心:下一趟一定会来的。
 
●  股市上两件最难的事是:接受损失和不赢小利,而最难的是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做与多数人做得相反的事。
 
●  一个政府越多地反驳一种可能实行的措施,就越可以肯定它将被公布。
 
●  如果股市投机这么容易的话,就没有矿工、伐木工和其他重体力工人了,每个人都是投机者。


●  那些一直顽固乐观的人变成悲观者的那一天,很有可能是行情趋势的一个转折点。当然相反也一样,当天生的悲观者变成乐观者时,人们必须以最快速度退出股市。
 
●  股市上如果一个人在专家的建议下挣了钱是一个成功;没有专家的建议而挣了钱是一个更大的成功;而如果恰恰与专家建议相反行事而挣了钱,那么是一个巨大的成功。
 
●  对一个真正的投机者来说重要的不仅仅是赢钱的享受,他要显示他有理。另外投机者的职业与记者的相近——都是分析一件事并得出最终的结论——记者用他的评论,投机者用他的行动。当然,两者存在着重大的区别:记者分析错了还可以继续做记者;投机者看错了,就必须马上改行。
 
●  股市不是科学,而是艺术。像绘画一样,股票交易必须具有超现实主义色彩,尽管有时脑袋朝下腿朝上。
 
●  毋庸置疑,股市上“消息灵通”经常是“毁灭”的代名词。
 
●  一个伟大的金融家也可能是一个糟糕的投机者。
 
●  股市上精心策划的投机也会失败,原因不在于它包含了一个合乎逻辑的错误,而在于股市技术方面的逻辑有时会战胜基本数据的逻辑。
 
●  当所有的游戏者都投机于一件所谓万无一失的东西时,几乎总会失败。
 
●  根据美国股市监督会的统计,80%的期货买主都会失去本钱。期货买主不是投资,而是一张彩票,哪怕所期待的行情上升只晚了一天,买主也会失掉所有的本钱。在这里他虽然在趋势上做了正确投资,但操作错了。
 
●  不要相信别人的意见──那是你的赌局不是他们的,做你自己的分析不管其它的信息来源。
 
●  我要强调,我绝对没有高估心理学在股票操作中所扮演的角色。股市中,短期的涨跌有90%受心理因素的影响。股市心理学是一门极具敏锐触觉的学问,几乎称得上是一种艺术了。股市中最常用到的话有:或许、希望、可能、有这种可能、虽说、虽然如此、然而、我觉得、我在想、可是、似乎、这在我看来……所有这些想的、说的话,都语带保留,最后发展结果也可能完全不同。
  不论在世界上的哪一个股票市场中,最不好的股票就是所谓的“概念股”,因为概念股的股价完全不随趋势走动,全球各地股市皆然。这种股票高低震荡,表现的只不过是10万名歇斯底里的股票专家或所谓的半吊子行家的反应罢了,而这些人的想法往往说变就变。
  很多人喜欢说,根本无法看懂现今的股市。我要说,股市要是能被看懂,就不叫股市了。股票玩家是在一池浑水中钓鱼,边钓边放一堆空头废话,池水就这样被他们自己搞得更混浊了。媒体则继续散播这种“股市智能”,这么一来,报道及评论给出的消息完全是一团混乱。往往是股价变动之后,他们才急忙找出其中的原因,然后再放个马后炮。
  今日有人说,股市行情会下跌,是因为失业率下降,失业率下降造成通货膨胀,导致利息升高。过几天,大家反过来又担心失业率攀升会成为经济衰退的征候,出现较高的贸易赤字。同样的消息,可以一下把它解释为利多,一下又将其视为负面消息。出口量过大会造成通货膨胀,这时大家把美圆走稳视为好事,因为美联储就不必提高利息了,这么说或许也不无道理;过两天,大家又把美圆走稳说成是负面因素,然后是这样,然后是那样要是专家心情不爽,再怎么样也没用。
 
●  许多股市玩家(也包含一些投机客)有迷信和拜物的倾向,这种倾向可能导致某种程度的危险;不过当某一特定股票在短时间内成为指标股时,这就成了无伤大雅的例外。股市投机客几乎都是迷信的,因为他通常会秉持一个从各方面来看都合乎逻辑的观点,而且是以确切论证为基础的观点。这是可以预料到的,不过,尽管如此,他仍会强调投机行为是不对的,然后他会说:“我真倒霉!”在他把失败归咎于倒霉时,就已经是迷信了。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