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约翰.邓普顿爵士(全球投资之父)的投资智慧得到的启发

(2012-09-27 12:30:17)
标签:

财经

分类: INV[股票投资]
如果说以BEN和BFT经典价值投资的基石是MOS, 即股价相对于内在价值打七折才能买入,那么TPT堪称——便宜货猎手一点也不为过。
因为TPT心中的理想便宜货是 —— 打两折!即价值1元的东西开价2毛才值得去买入的。
如何才能有如此好机会呢?—— 无疑是他的“极度悲观点原则”。
现在尽管大有悲观色彩,但离极度悲观还有一段距离。

反观当前A股,从四月份以来跌了半年之久,但是不是就认为A股足够便宜了,或是极度悲观了?

显然不是,这一点认同张化桥的观点,除去坏账累累的银行和两桶油,再看估值,医药、食品、服装等消费品PE还是较高,特别是中小盘、创业板估值就更高了。
如果让中国股市真的走向成熟,走向市场化道路,那么这个结构性的问题(从非常贵到比较贵的过程)显然不是什么悲观导致的,而是金融的规律决定的——太贵的东西应该回归!
而通过IPO加大供给就是这个回归的催化剂。当然由于广大股民总是习惯于从后视镜看问题,而且仅仅用股价来衡量便宜还是昂贵,导致错以为当前已经很便宜了,不能再便宜了(很多股票已经跌了一半,但并不表示就便宜了,从估值来看,哪怕再跌一半,甚至跌去七成都还是不够便宜),显然这种一厢情愿的想法是会付出代价的。

在这种背景之下,结合自己的SP,可以提醒自己必须压缩G(成长股)的力度,而扩大V(经典价值型股票)的力度。
特别是在大盘下跌或横盘过程中,V类股票具有更好的防御性,而G类股票会带来较大亏损,这也正是当前SP的状况,TMT类股票全军覆没,环保股也不能幸免。支撑业绩的全靠V类股票。

当然,V和G类股价运行机制也不同,前者慢慢悠悠,后者波动幅度大,这对于我这个缺乏耐性,而又有点急躁性格的年轻人来说无疑是要进行——超级耐心的挑战!
投资要成功,也没有捷径可走——耐心修炼就是一入门级必修课,就像你要去搞软件开发必须先学习二进制理论一样!

总之,就目前形势,加入低价猎手俱乐部,并远离增长和并购等美丽而动人的故事也许是比较明智的选择。

在最悲观的地方去寻找极度的便宜货(尽管打两折的估计难找)是目前上上策。

至于TPT的全球投资风格,那还得等待资产壮大和经验老道之后方可行之。

如果有一种投资策略真的能够穿越牛熊而不上岸的话,现在看来非——便宜货猎手——莫属。
成长股的股价大多依赖于业绩“高速增长”四个字,只要稍有下降(从20%到19%)股价就很有可能深度回调,因为成长股的高溢价主要是基于一种乐观的预期,这跟价值股基于一种悲观的预期,其市场运行机制,特别是群体心理活动是很不同的,当以区别对待。
然而无论从商业生命周期,还是产品生命周期来说,企业保持连续高速成长都是不可能的。
当然有人说,那就借助于战略调整,就像中子弹杰克.韦尔奇那样,总是保留数一数二的业务,其它一律都裁剪掉。
这个我想也是特例中的特例,学习韦尔奇的老总大有人在,但能达到者几乎没有。
因为商业成败不仅在于领导者多么天才,也是商业环境(企业外围生存环境和内部文化等)的产物,人可以模仿,但环境不可能模仿的。
同时作为现实主义的投资者,也不能太指望那些高官们真的有多能耐,很多时候企业的衰败就是他们一手造成的,即使没有犯重大错误(用人不当、错误并购。。。),也可能因为他们对行业前瞻性把握不足而被市场无情地淘汰了。
这在我所熟悉的IT界每天都在上演着,比如:
曾经辉煌无比并发明了Java语言的Sun公司被甲骨文收购了。
还有曾经辉煌的MOTOROLA, 曾经辉煌的NOKIA都落魄不堪了,当然再过十年,就会有曾经的Intel, 曾经的Apple啦。。。
这就是为何成长股投资是不可能穿越牛熊的根本性原因。

结论:牛市偏于G,而熊市则偏于V。

shannon
Sep 27th, 201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