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巴菲特的错
(2012-09-18 18:54:05)
标签:
转载 |
分类: INV[股票投资] |
却没有在有限的时间里实现给他们看,这便是
巴菲特的“错”
2009年3月20日
文/ 杨天南
清晨窗外透进早春第一缕阳光的时候,隔壁传来小儿朗朗的读书声: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北京近几十年来最冷的冬天终于过去了,虽然时不时地还有些倒春寒的意思,却挡不住抽绿吐蕊的季节。
倒春寒的逆袭和春天颜色的搏斗同样表现在资本市场上。二月的最后一个周五花旗银行下跌了40%,而在这之前它已经跌去90%;三月初AIG公布2008年业绩为亏损993亿美元,除造了新的吉尼斯亏钱纪录,该数字同时意味着其创立80余年来历年净利润累计被一笔勾销;随后百年来以稳如磐石形象深入人心的汇丰银行公布了下降70%的财报及1300亿港元的天文集资计划,使其股价五天下挫了50%,引得香港资深财经人士在公开电视节目中,当众潸然泪下。终于,在过去一周中花旗银行的股价上升了200%,AIG上升了300%,虽然距离其曾经的高峰尚有95%的跌幅差距,但是人们总算有些可以“遥看的草色”了。
上周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布了2008年第四季度及全年的业绩,净利润季度同比下降96%,全年下降62%,净利润为50亿美元。在给股东的信件中,巴菲特提到了一些投资失误,包括投资康菲石油和两家爱尔兰银行的股票。于是满世界都在讨论巴菲特的“错”,我亦被媒体问及:他为何错?错在哪儿?通俗的回答是因为他没有买到最低点(即抄到底),以及他不是神,请把他当人看。
半个世纪以来,巴菲特投资生涯伴随着不断的错误,前年他14元卖出中石油时,众人也向如今一样热闹地讨论巴菲特的错在于“卖早了”,巴菲特也点头称是,于是闷声发大财的老巴赚了十倍,批评他的专家们到现在还在满地找牙。他著名的收益超过100倍的华盛顿邮报投资案,当年投资四年后才开始赚钱。值得人深思的是为何总犯错误的他成了有史以来最为成功的人之一。
价值投资者的悲哀在于,即便他们以价值作为行为方式的前提,他们的评分牌却是价格。价值与价格的关系是我们都耳熟能详的“以价值为中心,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但是媒体大众热衷的是股票价格,老巴一直试图有所改变,比如他每年的年报提供了1965年以来公司每股净资产(而不是股价)和S&P500指数变动的比较,我们这里截取了过去十九年的数据(表一),同时搜集了同期其公司股价和S&P500指数比较(表二)。以净资产的标准,老巴这十九年仅输给市场三次,但是以价格的标准衡量,他输的次数翻了一番达到六次,而目前热炒的巴菲特“犯错2008”,无论以何种标准看,老巴却是赢了。
表一,伯克希尔每股净资产变动和S&P500指数变动比较 |
|||
年度 |
伯克希尔净资产 |
S&P500 |
相较结果 |
1990 |
7.4% |
-3.1% |
10.5 |
1991 |
39.6 |
30.5% |
9.1 |
1992 |
20.3 |
7.6% |
12.7 |
1993 |
14.3 |
10.1% |
4.2 |
1994 |
13.9 |
1.3% |
12.6 |
1995 |
43.1 |
37.6% |
5.5 |
1996 |
31.8 |
23.0% |
8.8 |
1997 |
34.1 |
33. 4% |
0.7 |
1998 |
48.3 |
28.6% |
19.7 |
1999 |
0.5 |
21.0% |
-20.5% |
2000 |
6.5 |
-9.1% |
15.6 |
2001 |
-6.2% |
-11.9% |
5.7 |
2002 |
10.0 |
-22.1% |
32.1 |
2003 |
21.0 |
28.7% |
-7.7% |
2004 |
10.5 |
10.9% |
-0.4% |
2005 |
6.4 |
4.9% |
1.5 |
2006 |
18.4 |
15.8% |
2.6 |
2007 |
11.0 |
5.5% |
5.5 |
2008 |
-9.6% |
-37.0% |
27.4 |
表二,伯克希尔股价变动和S&P500指数变动比较 |
|||
年度 |
伯克希尔股价 |
S&P500 |
相较结果 |
1990 |
-20.06% |
-3.1% |
-16.96% |
1991 |
35.07% |
30.5% |
4.057% |
1992 |
32.39% |
7.6% |
24.79% |
1993 |
39.23% |
10.1% |
29.29% |
1994 |
24.58% |
1.3% |
23.28% |
1995 |
56.59% |
37.6% |
18.99% |
1996 |
6.56% |
23.0% |
-16.44% |
1997 |
35.69% |
33. 4% |
2.29% |
1998 |
52.17% |
28.6% |
23.57% |
1999 |
-20.65% |
21.0% |
-41.65% |
2000 |
26.56% |
-9.1% |
35.66% |
2001 |
5.73% |
-11.9% |
17.63% |
2002 |
-2.74% |
-22.1% |
17.36% |
2003 |
15.97% |
28.7% |
-12.73% |
2004 |
4.33% |
10.9% |
-6.57% |
2005 |
0.81% |
4.9% |
-4.09% |
2006 |
24.63% |
15.8% |
8.83% |
2007 |
28.26% |
5.5% |
22.76% |
2008 |
-31.88% |
-37.0% |
5.12% |
目前巴菲特公司股票价格几乎与十年前持平,但是其每股净资产已增加了95%。一年多来巴菲特公司的股价从15万美元/股下跌了50%,虽然其净资产只下降了9.6%,虽然45年前它仅为8美元/股,令长期追随者收获甚丰。他战胜了市场,满世界却在“百步笑五十”地关注于他的“错”。
由此想起鲁迅在《呐喊》中的比喻:在一个没有门窗的铁屋子里,你若唤醒一些本可以昏睡而死的人,反而让他们感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由此看来巴菲特的错在于,他用半个世纪的实践唤起了人们对于投资创造财富的渴望,却没有在有限的时间里实现给他们看。年近八十的巴菲特若能听到歌手罗大佑“为了理想历尽了艰苦”的歌词,一定也会心有所感吧。或许是我们多虑了,或许他老人家在偷着乐呢,并心中默吟孔明的诗: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