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股票市值突破80万大关!
(2012-09-07 09:52:51)
标签:
财经 |
分类: INV[股票投资] |
早上起来,喝了杯维维的豆奶,读了会儿《黑天鹅》!
然后打开股票终端,发现“祖国江山一片红”,直接让我的市值从70多万奔向了80多万,看来这就是一次让我意料之外的正面“黑天鹅”事件啦!
同时,可喜的是一只上周入手的LUS投机类股票今天终于拉上来了,尽管目前还没有达到涨停,但从投机角度讲,盈利数目已经达到预期,今日应该可以择机果断出手啦,然后去寻找NEXT
ONE(下一个目标)!
当然也有反面的黑天鹅事件,两次投机,刚买不久就因为重组而停牌,上次是LTA, 这次是MDDQ,所幸是投机行为,所以没有使用大量资金。
有人可能说,因重组而停牌是好事啊,肯定有一两个大涨啊,但对于投机操作来说,我倒不认为这个延迟一两个月的大涨多么的诱人,我还是更看重流动性,因为股市里面每天机会多多,让自己的钱被锁死都是不太好的!
说实话,从我去年下半年入市以来,多数时间都在练习如何对抗下跌,像这种一下子涨这么多真还有点不适应,好在自己坚信逆向投资理念的魅力,敢于(当然也是乐于!)把仓位时刻保持在95%左右!
正所谓择时交易从长期看是不可取的,因为你无法保证"闪电"(股市暴涨)的时刻你就刚好在场,所以采用看上去笨的方法也许是较为理想的方法,即无论市场怎么持续性下跌,都吓不倒我,我就是不离场,而且保证不隔岸观火,我要用钱和足够的仓位去支持自己的信仰!
所以,今天颇具意外的“闪电”我不需要借助运气,因为我始终就在现场!而那些抱着资金隔岸观火或离岸休息的人肯定有些晚上又睡不着觉了,后悔的肠子都青了!
【“时刻在场”的唯一例外】我突然想到PGI中有一条“全面退出股市准则”,主要针对美国股市1929年、2000年和中国股市2007年的那种严重泡沫时期,要逐步退出股市的操作原则!
关于2007年中国股市超级大泡沫,有两个反面典型案例值得牢记心中:
A. 赵丹阳先生在3000点时全系出场,显然出场过早了,而且出场速度过于果断;
B. 但斌先生居然坚持不出场,2008年损失惨重,基金净值跌去40%!
照此速度,年内达到100万市值应该不是乐观预期,而是理性估测。
在我看来,对于一个理性的投资者来说,股市毫无疑问存在两种复利效应:
复利1(资本累进):钱越来越多的时候,赚钱的速度必然会越来越快。1万的10%跟100万的10%肯定不同!
复利2(技能累进):随着时间的积累,自己的选股水平,包括进攻和防御能力只会越来越强。
且复利2会进一步加快复利1的累进速度,可以把这叫做——超级双轮驱动。
所以,我一直认为股市对于理性投资者来说就是——超级印钞机或财富倍增器;当然对于盲目投机者来说无疑就是——绞肉机。
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其复利威力远超过人们(习惯于线性思维)的想象。
不信,你看有几次聚会,我说我从去年开始学习股票并入市,一直保持赚钱,很多老股民要么是摇头,说我撒谎;要么把我奉承为天才!
其实我只是个半路出家的个人投资者(曾经的IT人士)而已,对思考和钱有那么点兴趣而已,没有什么绝技,也没有什么人给我托梦。
我把股市玩家(无论是机构还是个人)归纳为三种典型类型:
1. 白痴型
就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资本越来越少,直到最后破产。技能零增长。
2. 波浪型
有时赚有时亏,到头来白忙活了几十年。
这种人有了一定的自省和进化能力,遗憾的只是在赔钱的时候,赚钱时就自大起来,把钱又统统还给了市场。
3.累进型
随着时间的流逝,资本和技能在不断地累进。
这种人追求的是可持续的资本和技能双重积累。
我想,作为少数派的价值投资者无疑都是立足成为累进型的股市玩家的,如果没有太多反面的“黑天鹅”事件发生,我坚信经过几十年的积累,他们的未来是美好的。
shannon
Sep 7th, 2012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