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价值投资,Hold得住节节败退的股市吗? (转载)

(2012-08-28 12:18:53)
标签:

转载

分类: INV[股票投资]

价值投资,Hold得住节节败退的股市吗?

 作者: 乐趣  2012-08-27 22:49:03

大盘新低不断,2000点危在旦夕,一向标榜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的本博主,面对节节败退的大盘,还能Hold得住吗?

 

一、喊底抄底
一年来,这一路喊底之声不绝于耳,有的高亢,有时响亮,甚至刺耳,可是,不知怎的?这个市场突然变得很个性很爷们。无论是证监会主席,还是著名的市场人士,或者普罗大众,它统统对此类“噪音”一概不理不睬,埋头一路向下。

 

判断大盘底部,是一个美丽的诱惑。但是,如果市场中的多数人凭的是“股市记忆”判断,认为现在的估值如何地便宜,那么,出现集体误判的可能性就会很大。因为,中国股市的“以前”,是一个畸形无效的市场,不足以成为任何的理性标杆。

 

有时候我真的愿意相信:这是熊市末期。其特点是无论卖什么、怎么卖、啥时卖都是对的。但静下来想一想,感到自己或许也掉入了“股市记忆”的陷阱。中国股市正经历一场残酷的革命,而革命的结果是:矫枉过正,破坏一切,推倒重来!

 

我是一个市场趋势不可预测论者。早在1962年,巴菲特就很明确地指出:“我想你们都能非常肯定,未来十年中有些年份的大市将上涨20%或是25%,还有几年的大市会出现同样程度的跌幅,但大多数年份的市场表现会介于两者之间。至于这些情况会以怎样的顺序出现,我没有任何概念,而且我认为这对于长期投资者而言没有什么重要意义”。

 

我甚至比较极端地认为:坚定地相信自己能预测股市短期走势的人,和忠诚地相信别人或某人有能力预测走势的人,其本质是一样的:他们都是预言催眠术的受害者。至于自己并不相信,却设法让别人相信某种能力、信念甚至信仰的人,是本质上的坏人,是最应该警惕、批判和揭露的。

 

二、估值很便宜,还是估值者很傻?
千条万条,判断大盘目前是底部的最大的一条,无非是沪深股市“前所未有”地便宜。都说股市长期而言是称重机,既然很便宜,总有一天它会回归到“很贵”,或至少到“不便宜”的状态。

 

但是,也有朋友认为:“市场短期是投票机长期是称重机”的说法,逻辑不通。今天是昨天的短期,却是十年前的长期,今天究竟是投票机还是称重机?个人理解:市场永远是投票机,但投票原则很多,且原则会经常性的神经质的更换。企业价值仅是投票的原则之一,历史证明,这个原则每隔N年会被应用,但N具体等于几,无从得知”。

 

我个人认为:“企业价值”的衡量标准是单一的,所以,唯一的正确的有价证券的估值方法是:现金流量贴现法(Discounted Cash Flow Method)。在企业存续期,交易者之间赔赔赚赚的游戏,并不改变股票本质上也是一种债券的属性。

 

关于估值:1、如果按照上述DCFM估值,象马钢股份这样的公司,其内在价值早就是零了。但它们为什么还能以一定的价格在不停地交易呢?只要想想不久前的那些认沽权证的表现就明白了。沪深股市目前还有很大比例的这类公司:交易的权利,是它们的全部价值!如果长期持有,必将一无所有。但这是长期投资理论的错吗?

 

2、如果一家或一类企业,其日常的最主要工作是如何找到"最佳时间窗口"圈钱,圈得多圈得快,便沾沾自喜地认为得到市场的认可。那么,它或它们的所谓低市盈率即便可以蒙投资者一时,也不能无限制地持续。毕竟,"有钱的傻瓜"终究要么变聪明,要么变没钱!

 

3、《笑傲江湖》告诉我们:伪君子的危害大于真坏人。沪深股市的现实告诉我们:所谓低市盈率的伪绩优股对投资者的伤害,远远大于那些个绩差股亏损股甚至即将退市股。看来,识别谎言看穿骗子,也是成功投资的一项基本要求。

 

4、香港市场的有些内地公司的市值,可以跌到比它账上的现金额还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极端“不合理”的状况?看来,估值,除了估数字,还要估数字后面的人和人性,甚至体制和政治。这是所有价值投资者,长期投资者的不能承受之重。

 

三、喊空卖空,别丢掉理性能力圈

我是一个保守的投资人,我经常想起巴菲特如此调侃芒格:“有一次,坐在查理身边的一位漂亮的女士问他成功的要诀是什么,他准备发一通长篇大论。但是,该女士强迫他只能用一个词,他的回答是:理性。生意场上的查理绝对是位很理性的人,这也让他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绩,至于其他方面,他倒不一定都很理性”。

 

理性,就是避免犯不可挽回的大错。早些年,每当自己被市场或个股的热烈气氛裹挟,有“赌一把”或“博一下”的冲动时,我会强迫问自己以下问题:1、电脑背后与你博弈的另一方是傻瓜?2、你自己凭什么不是傻瓜?3、“博傻”比的是谁比谁更傻。而拼智商,从小到大,你就没有比谁更聪明过!于是,90%以上的冲动瞬间消失。

 

于是,不卖空,不融资,不涉足自己不懂的行业和公司,便成了我的投资“三不”原则。

 

眼下的市场,与喊底之声相对应的是喊空做空的嚣张。但是,股市中,期货里,做多赚不了钱或亏了钱的人,想靠做空扳回来,我不认为这会有多大的胜算。相反,两面挨耳光的概率倒是不小。同时,我还认为,做空个股的风险远远大于做空大盘。其背后的机理是:对于具体公司而言,在某一时点或某个阶段,其股票筹码相对有限,而抢夺筹码的资金可以无限。

 

每当有人问我:投资最重要的是啥?我总是脱口而出:能力圈。举个例子:百年股市历史的研究表明,80%以上的机构投资者,其投资业绩是战胜不了大盘的。于是,指数基金横空出世。即便是"最傻的钱"——对股市对个股一无所知,只要能充分认识到自身局限,买入覆盖广泛的指数基金,它们就能战胜80%的市场专家而成为"聪明的钱",这就是"能力圈"的神奇力量!

 

四、悲观还是乐观?
以上碎片般的瞎扯,其实也是近期我对股市对投资粗浅看法的汇总,代表了一个在股市中已经浸泡20年的投资人的碎片般的无奈。其中一厢情愿,甚至自相矛盾的地方一定不少。投资,往往就是“悲观我”和“乐观我”之间的相互说服。

 

悲观的时候我会说:价值投资中的“价值”,单指公司对股东的回馈,并不包含其它方面的“用处”。有些公司对社会发展,甚至人类进步即便有贡献,也不等于它们就有投资意义上的“价值”。如果一家公司或一类公司,只是一群局外人手中的“多用途”(比如维稳、就业、纳税等等)的工具,那么,谈“价值投资”,只能成为笑谈。

 

另一方面,看到苹果股票市值创人类股市有史以来新高,我会乐观地发出如下感叹:长期而言,个人的经济命运,取决于所投资企业的经济命运,与宏观经济、牛市或熊市无关。

 

我给好股票所勾勒的素描是:1、企业有充足的现金流,股东有可观(不是可有可无)的逐年递增的现金回报;2、越涨越便宜,上涨的是股价,便宜的是估值。有了以上两点,只要相信人民币不会崩溃,价值投资,即便找不到玫瑰底,也一定会盛开玫瑰花,哈哈

 

回到本博文的题目:能hold住吗?回答是:一定!因为我相信:投资不是技术活,而是心理活动,更是一场修行!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