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亏就是赚——这难道不是流氓逻辑吗?
(2012-08-13 12:31:07)
标签:
财经 |
分类: INV[股票投资] |
很多人在熊市出现了账面亏损或者现实亏损,就用“少亏就是赚”的观念来安慰自己。
在我看来,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流氓逻辑。
不过还没听有人说过“少赚就是亏”!
对于投资就是放弃当前消费而保留未来购买力来说,特别是在币值不断贬值的时代,更理性的投资者不会简单的看到资本增加了就认为满足了,而要扣除通胀的影响,即评估购买力是否真的加强了!
当然,还要加上投资者自己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成本,还有承担的风险等等。
这样看来,“少赚就是亏”倒是每个投资者应该记住的!
也许在基金业界,大家搞排名,只要排在前面就可以了,似乎比绝对的赚还是亏更重要,这就为培养厚脸皮基金经理铺平了文化道路。
如果指数跌了25%,某基金只跌了10%;
或者A基金收益率为 -25%,而B基金为收益率 -10%。
显然,我们都没有必要为后者而喝彩,遗憾的是很多人并不这么看!
在我看来,无论熊市还是牛市,甚至猪市,值得喝彩的收益率底线是:无风险收益率(长期国债收益率或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
这跟那个寓言故事(两个人遇到熊,其中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我只要跑得比你快就够了!)显然不能类比。
对于股票投资者而言,必须追求盈利,而且在业绩评估时,不要搞什么相对业绩评估,比如我跑赢了大盘,我跑赢了某某,这些重要吗?
重要的是你自己的口袋,你的购买力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这就是唯一的标准!
对于长期投资者而言,如果真的出现了暂时性账面亏损,应该视为极度正常现象,不值得大惊小怪,因为时间和耐心总会给你满意的回报。
我自己也深有体会,那些买了就被套住的,只要经过等待,即使不执行FF操作拉低平均持有成本,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都进入了账面盈利状态。因为市场短期看是疯子,但长期看还是相对公平的,有价值的东西迟早会被认可,被接受!何况这个等待并不是人性的终极考验——不像我非常敬佩的曼德拉总统——在监狱中等待了38年!
BEN说如何看待股价波动决定了一个投资人的素养,我看如何看待短期账面损失同样决定了一个投资人的素养。
关于这一点,没有必要用阿Q精神来试图安慰自己,而是建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并理性对待。
即使真的在某个时期发生了永久性损失,也没有必要把这种偶然的经济行为跟人格自尊扯到一起来,就是股神也有犯错的时候!
敢于承认错误,直面亏损,并在错误中不断学习和进化,这才是聪明的投资者应该做的事情。
赚了没有必要得意忘形;亏了也没有必要妄自菲薄。
要知道,在漫漫人生路上,回过头来看这些都不值得一提。
总之,采用绝对的评估法则,而不是相对的,这样更有利于迫使你在逆境中不断进化,而不是不思进取——赚了就算自己的本事,亏了就找客观原因来安慰自己那脆弱的心灵!
shannon
Aug 13th,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