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帛(Bo)画的扫盲和欣赏

(2012-08-11 18:42:34)
标签:

文化

分类: DBZ*LOHAS[乐活]

今日再次光顾上海美术馆,有幸参加了中国帛画传承者穆益林教授的讲座,并有幸观赏了其专门的画展。让我对中国画有了一次深刻的认识。

遗憾的是没带相机和手机,所以也不能上画了!

以前我也是跟一般中国人一样陷入了误区,认为代表中国国画的就是黑白的宣纸画(山水、马、梅兰竹菊等),而其实在唐朝之前没有宣纸的时候,宫廷作画用的是丝绸,即帛画。而且其色彩是非常多样化的,就像现代西方的油画一样。

 

尽管我对抽象画的欣赏水平还非常有限,好在穆教授把自己的画一一做解答,就好像很多人听不懂贝多芬的曲子,如果贝多芬亲自给你解释这首曲子的寓意何在,你再听感觉就完全不同了。

 

作为一种抽象艺术,画同样如此,有作者亲自给你注解,而且很多画的灵感都是源于画家的生活,这样他讲出自己的故事,你就更能读懂画的内涵了。

 

艺术,始终是一种高级的美,需要足够的欣赏功底,好在这个可以去逐步学习,熏陶,并不断提高鉴赏能力。

 

遗憾的是当今中国画还是被宣纸画所统领,所以穆教授非常希望能够把中国国粹——帛画——传承并发扬光大!

 

当然帛画有失传危机有很多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比如丝绸在古代是御用品,老百姓是不能用的,所以即使大户人家能穿得起丝绸,也不会去用丝绸作画;

当今来说也是如此,学习画画肯定是用宣纸比丝绸要便宜得多。

还有帛画的制作过程比在宣纸上复杂多了,耗时也很长,因为你需要调制很多种色调,而且不像油画那样一层层堆起来,因为帛画有个严格的规矩——不论上色多少层,都不能覆盖丝绸本身的纹路! 可见这对作画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遗憾的是我没有了机会,只能起到传声筒的作用,或者寄希望于下一代!


纠正自己对国画的理解:代表中国画精髓的不仅是黑白的宣纸画,还有颜色丰富的帛画;

 

shannon

Aug 11th, 201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