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资实践的重要启示之九 —— 建立清单制度的必要性
(2012-06-29 12:07:46)
标签:
财经 |
分类: INV[股票投资] |
关于Check
List制度,其实早在摩托罗拉和爱立信公司做软件设计时就充分运用过,特别是严谨的德国人,把一个核查清单设计多到200多项,这对缺乏的耐心的软件人员来说实在是一件头疼的事情。
最近,第三遍阅读了关于芒格智慧的《穷查理宝典》,他把投资者与飞行员比较,无论飞行员多么有经验还是需要一个核查清单来保证飞行安全。
那什么地方才需要一个核查清单呢?
—— 复杂而关键的系统!
比如:
>
飞机零部件、子系统非常多,而且一旦出错会导致毁灭性打击;而汽车就没必要,因为要做的检查不太多,检查一下汽油和机油,水电等,踢几下轮胎而已,而且就算漏检了也不会出现致命伤害!
> 核设施同样需要严格的核查清单;
> 投资和软件系统一样是复杂而抽象的智力活动;
>
企业是个复杂的组织,所以我们需要规范治理结构,并用四张会计报表来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遗憾的是高管的素质无法量化,这也许就是公司基本面分析最难的地方所在!
核查清单的原理其实就是人们对付复杂事物的有效工具:分而治之,不断分解直到一目了然(注意,这里并没有像某些懒汉那样应对复杂事物——要么是鸵鸟政策,要么是不问青红皂白砍掉某些东西!)。否则处理复杂事物永远只能是超级聪明人的特权了,比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开始提出时全球也没几个大牛人能够真正完全理解。
建立清单制度看起来比较僵化,但是对于克服人性的弱点,特别是情绪容易波动的问题起到了缓冲器的作用,格雷厄姆也提到为了尽可能摆脱人情绪化对投资的干扰,最好让投资体系的核心部分制度化,过程化。其实这个建议对于交易者来说也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那些股价已经跌到了止损位而没有执行止损的人就是让情绪统治了理性,带着侥幸心理并最终陷入被动局面。
我目前使用中的主要清单如下:
1. QLA List (定性分析清单)
2. 2XS List (2倍股清单)
3. 10XS List (10倍股清单)
4. MIS List
(牛股清单,即那些股价不受大盘波动干扰,最近半年来一路单调上涨的股票,比如08年以来的酒鬼酒,去年上市的安洁科技等)
5. BLK List (黑名单)
6. ACT List (执行清单,主要包括CST, ADD, SUB, CLR,SWAP等执行动作子清单)
7. CTB List (等待执行CTB操作)
8. INVCP List (隐形冠军清单,于6月30日新增)
9. ONL List (欧奈尔式清单,于7月5日新增,主要跟踪具有欧奈尔投资体系CAN SLIM特征的股票)
10. THB List (老字号清单,于7月20日新增)
其实,一个有智慧的人对于自己的生活同样可以借鉴这个思路,设计出自己生活的Check
List来,比如从健康、安全、财务、情感、娱乐等诸多方面进行系统性设计,这样做不仅可以做到真正的平衡,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过于偏于某一端,甚至可以保护自己和家人免受各种意外灾难。
可以说,Check
List是弥补人大脑缺陷的重要工具,电脑可以模拟人脑,反过来人脑也可以借鉴电脑设计,在加电自举过程中总是按预先设计好的步骤一步一步毫无遗漏地检查各种硬件系统,并能在出现故障后及时报告。而且在此你完全可以放心机器不会因为已经重复了1000次,10000次,10000000000次。。。而感到厌倦或有任何情绪波动,所以人在这一点上无论如何都没法和机器相比。
shannon
Jun 29th,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