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价值三熏

(2012-03-13 10:58:55)
标签:

转载

分类: INV[股票投资]
原文地址:价值三熏作者:正道股

    中国价值投资高峰论坛近日将在北京举行。此次活动由《证券市场周刊》发起,参加的都是价值投资名家:朱平(广发基金副总经理兼投资总监)、但斌(东方港湾投资管理公司董事总经理)、丁楹(中信基金副总经理兼投资总监)、刘迅(新同方投资公司董事长)、刘建位(巴菲特研究专家)、李驰(同威资产管理公司董事总经理),还有我们俱乐部的发起人 陈理先生。

  把这么多价值投资名家集合起来,一起探讨价值投资的真谛,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这个事也说明,价值投资在中国不但已经开花,而且已经开始结果了。

  我这里想说的问题是:这批价值投资名家,在06年的大行情中,肯定都赚了不少,而且在各自的机构中也都是位高权重的人物,他们为什么还乐意去参加一个务虚的论坛呢?

  我认为:这里涉及到一个价值投资理念熏陶的问题。

  我们知道,价值投资的最大特点是:知易行难。原理都很简单,但实践起来却不简单。价值投资者比其他人强,更多地强在理念上,而不是强在方法上。王石的一个香港朋友早期从支持王石的角度持有万科,目前他是中国市场取得复合收益率最高的人,但并不是因为此人方法有多独到。

所以,理念比方法重要。而要长期树立价值投资的坚定的理念,需要不断地熏陶。因为投机的心魔一直就站在你的旁边,一不留神,它就会抢夺价值的指挥棒。

笔者总结了一下:要让价值投资理念扎根于我们的血液中,需要“三熏”:

一曰“自熏”。自己看书,自己开博客,撰写心得,经常检讨投资的点点滴滴,看看是否偏离了价值投资的轨道。我发现,中国早期的价值投资者都有自己的博客,没有自己的博客,也有自己的专栏。在价值投资没有盛行的时候,最早的价值投资博客就是博客巴菲特,在那里撰写文章的人后来都成了价值投资名家,如:张志雄、钟兆民等等。所以“自熏”很重要。立志于价值投资的人,开个博客,经常地写,不断地看,对理念熏陶非常有帮助。新浪财经博客里,佐罗股飞扬、凌通投资这些人,都在非常勤奋地“自熏”,假以时日,终将会成为名家。

二曰“互熏”。回到文章开头谈到的价值投资高峰论坛,这些人为什么要费钱费力聚在一起呢,目的就是“互熏”,互相影响,营造一个价值投资理念的氛围。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不少做基金的,刚开始都是从价值投资的理念去做的,等到大盘火爆的时候,留意他们的言论,已经开始偏离价值投资的轨道了。比如开始谈大盘趋势啦、换一种估值方法啦等等。这时,他们就需要“互熏”,互相用正确的理念影响,重新回到价值投资的正确轨道。

陈理先生,价值投资理论专家,自己的投资做得非常好,衣食无忧,其实不需要再做任何事情了,但是他依然做那个博客巴菲特,每天更新两篇高质量的文章,相当辛苦,我们做过博客的都知道这不容易。同时他还成立了一个中道巴菲特俱乐部,吸收会员,组织交流平台,忙得不亦乐乎。在这个过程中,他建造了一个价值投资的圈子,呼吸所至、触手所及,都是价值投资的理念,投机先生只好站在远远的地方,无法对他施以魔法了。

就我们草根族来说,我自己的感觉,来这里开博,看着别人来留言讨论,到别人的博客跟人家讨论,既是一种友情的建立,也是一种价值理念的“互熏”,虽然我们的“互熏”可能稍谈一点,但长此以往,日积月累,肯定获益匪浅。

三曰“随熏”。就是随时熏陶的意思(笔者发明的,呵呵)。价值投资理念不只是对投资有益处,对做人、对生活、对工作等等都大有裨益。对一件事情,价值投资着往往关注的是事情的内在本质,而不会在乎别人怎么看,流行的观点怎么看;当事情无法看清本质的时候,我们恪守传统的道德观念,踏实前行,摒弃任何意义上的投机取巧;我们以长期投资的理念来对待婚姻,我们以追求自由现金流的平稳增长的理念来选择职业,我们以安全边际的理念来待人处世。总之,我们选择良好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让这些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随时对我们进行熏陶,这样,在做人成功的同时,也收获了投资的成功!

    正道股云:日以价值三熏其身,则登堂入室矣!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