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医药股近期思考

标签:
转载 |
关于房价,现在只要是工薪阶层的人员,用工资肯定是买不起房子,除非能啃老让家人拿出部份来付首付,但也要按揭几十年,拖累几十年的生活质量就为了一套房子。当用绝大多数人工资收入已经买不起房子时,所有的房子买卖都是击鼓传花的游戏,而不论房子传到那个投资者手中,这就如同一个工厂生产的产品没有让人消费掉而是产品由厂家仓库转移到经销商仓库一样。只要当房价下跌到人们用工资买得起时,才能开始真正的消化这么宏大的库存,另一个办法就是房价不跌而涨工资,工资能涨这么快吗?在北京据说财政收入中房地产占比超过70%多,天朝首都且如此,别的地方就不要说了。在房地产泡沫破裂之前,中国的经济谈不上转型,非旦不能转型而且要开历史的倒车,抽离实业而进入投机行业,温州就是一例子,一个国家如果仅是房地产拉动,是绝对没有前途的,有日本为证。
1986 到1989年日本房地产和股市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泡沫。东京的房地产价格涨到可以买下全美国房地产的天文数字,代表股价的日经指数最高涨至令人眩晕的 38130点。之后日本经济的泡沫于1990年破灭,银行出现同样惊人的巨额不良债权,企业大量破产,政府首相一换再换,仍然不能改变经济恶化的局面。因为银行老的不良债权减少的同时,又会随着房价和股价的继续下跌,以及企业的不断破产而造成新的不良债权。就是所谓恶性循环。弹指一挥间,时间已过去了二十 二年,日本经济仍然低迷,日经指数居然还是只有8000多一点。
在在房地产泡沫破裂之前,本人原则上不买地产股和与地产相关很深的银行股。
医药股是不是个好的投资方向?
其一,医药的最大风险来自于药品价格下降,因为现在实行医保后国家承担部份增加,那么政府为了降低自己的支出,就会无止境的降低药品的价格。其二,招标政策是非常可怕的,政府招标中有收益的就会越招越贵(如地皮),政府要出钱的就越招越便宜(如药品),基药的招标竞争是很残烈的,“2011年1月,注射用头孢噻肟钠粉针剂 (1.0g)在安徽的中标价为1.26元,到了6月,该药在河南的中标价就降到了0.95元,一个月后,该药在江西的中标价仅为0.847元。”按照时间顺序可以发现,中标价在急转直下,很多大的制药企业竞然说出,“3年不要利润!”“拿出20亿以超低价抢标!”,相信这是超无奈之举吧,投资基药方面这块根本就没有什么搞头的,只有其中少量的进入目录中又是独家产品而不会大幅度降价的才有投资价值。
只有少量的医药企业才有投资价值,才可以长相守候。“11块1毛8分的价格维持了30年,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长河中,价格始终如一确实不可思议。吕坪翻阅资料,看到一盒5支装的硫酸鱼精蛋白注射液在上世纪80年代时销售价格就是11.18元,直到目前恢复续供,价格依然这样。”因为劳成成本及别的成本上涨后,一种药会慢慢的变得没有利润的,这是趋势,后面就会出同类的升级产品替代原来价格低廉的无利润的药品,而升级的新药一般来说价格就高很多了,因此,只有那个少量医药企业很重视研发的,时不时能出新产品的企业,时不时能出个重磅的新药的才适合长期投资,而这样的企业很少,但并不是没有。
经常在群中与人讨论现代制药,说句实话,这个企业看了其2010年年报没有看出什么亮点,其药品没有很大的独创性,应该说它逃不了FGW的降价之列的,而且其出口到欧洲的原料药竞争也很激烈,存在着降价的可能性,而原材料又在涨价,两方向叠加打压后,不乐观,昨天现代制药出了三季报,印证了我对他的担心。当然,如果是因为看好国药的重组而看好现代,那是另一回事,赌重组,根本就不用考虑业绩的。
中药品价格降价幅度不及化药等,但是近三年来中药材的暴涨,也挤压了很多中药企业的利润,很多中药企业2011年中报就开始显现这方面的趋势,说白了中报都不咱的。近期,中草药价格高位暴跌,很多中药材都跌了许多,有的跌幅超过50%,中药公司成本压力缓解,这对中药企业是个好事,也许中药企业最困难的时间正要过去。
研究下日本股市走势,对我们也许有帮助。
1986到1989年日本房地产和股市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泡沫。东京的房地产价格涨到可以买下全美国房地产的天文数字,代表股价的日经指数最高涨至令人眩晕的38130点。之后日本经济的泡沫于1990年破灭,银行出现同样惊人的巨额不良债权,企业大量破产,政府首相一换再换,仍然不能改变经济恶化的局面。因为银行老的不良债权减少的同时,又会随着房价和股价的继续下跌,以及企业的不断破产而造成新的不良债权。就是所谓恶性循环。弹指一挥间,时间已过去了二十二年,日本经济仍然低迷,日经指数居然还是只有8000多一点。
日本股市经历了22年寻底之路现在仍然看不到前景,但是研究下日本医药也许对我们有帮助。
受益于人口老龄化趋势,日本药品消费需求应该有迅速增长,但是我们前文却发现这一时段日本医药行业规模却止步不前。这说明有更强大的负面力量拉低了日本行业的增长速度。
其深层原因正是悬在医药行业头上的那把刀——价格。
日本在 90 年代老龄化明显加快的黄金10 年内,医药市场规模不降反升,为什么?我们通过研究日本医药行业发展历史,发现:为了控制快速上升的医疗卫生开支,日本卫生部从1988 年开始针对国家医保目录,每两年一次制定强制性的药品调整政策。
卫生总支出占比为8.02%低于全球9.65%的平均水平。在老年人口占比远超世界平均的日本,这是非常难得的,当然这也与日本执行低药品价格的原因。
上市的A股中重视研发的医药公司有:恒瑞,双鹭,莱美,复星(近期才加大),这些股未来有没有可能成长为武田类的大市值的公司?长期耐心持有,会不会也带来高额收益?莫许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