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失的十年——我不得不在让时间变慢,空间变弯!
(2011-10-10 22:57:53)
标签:
情感 |
分类: DBZ*LOHAS[乐活] |
怀着沉重而又激昂的心情反思过去十年战略性错误!
如果当时无意中读到的不是《杰克.韦尔奇自传》,而是一本关于证券投资的书籍,那么我想现在的命运有很大的不同。
显然,我就不会把自己大量的精力放在一般性商业知识的构建方面,而很可能提前近十年进入证券投资领域。
关于商业知识的构建花费了业余近90%的时间,读了近千本商业书籍。而如果专注于证券投资的话,肯定不需要读如此多的书籍,最多100本非常足够。当然阅读了近千本书籍也不是完全的沉没成本,至少对于现在做公司分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下面先谈谈错失证券投资机会的代价:
从中国股市里面看,有很多上市公司的投资回报超过了十倍,甚至达到百倍的也有。
而中国股市从宏观上经历了四次牛市、五次熊市。。。。。。。
而从我毕业之际(2002年),先后经历了三次熊市(包括这次在内)。
第一次:1992年11月17日
第二次:1994年7月29日
第三次:2005年6月6日
第四次:2008年10月24日
第五次:最低点还不知道,也不该去预测!
也就是我错过了前两次摆在我面前的大好时机,即第三次和第四次!
下面认真分析一下原因:
1. 一心向着实业企业
基本按照商学院的课程构建自己的商业知识:战略管理、领导力、组织行为学、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 。。。。
同时,在战略计划中没有候补方案,即如果遇到大环境不好(就像现在中小企业难以生存,形势恶劣),怎么办?
2. 环境
周围认识的人基本都是老老实实工作的人。都是好好工作,要么是等着跳槽,要么是等着晋升。
3. 偶尔遇到的都是投机者
偶尔遇到几个也是炒股,就是干着大多数股民干的事情——投机,可想其结果肯定是不好的——否则那些人现在就不应该在工作了,而早就是千万级别的啦:)
4. 偏见
在08年这熊市是最近的机会,为何没有启动投资计划呢?
这就是人本性的弱点,其实内心当时有种冲动,因为即使没有进入股市,但看到新闻里面很多公司的股价跌得厉害,而我知道很多公司是很优秀的,比如格力电器,万科。
这次错失机会——就是偏见,再等等,因为有所谓的专家预测要到1000点,现在看来是多么的幼稚和无知!
-----
基于十年前的教训,那么再问一个问题——除了证券投资,是否还需要一个B计划(候补方案)呢?
——答案:不需要!
——因为商业无怪乎两种:实业、投资——这两种都已纳入掌控之中,何况还有技术做保障呢。
尽管毫不犹豫的抓住了这次机会,而且直接选择了证券投资道路而不是投机道路,但算起里还是错失了近十年时间!
而时间因素恰好是证券投资除了本金之外的最重要的因素——因为复利或者复合增长率都离不开时间这个异常宝贵的要素。
当然,理性的人是不会为过去而受到过多的牵连,关键是当下和未来,毕竟还在自己手上!
借助相对论的原理,只能通过加速让时间变慢,让空间变弯来弥补这段逝去的宝贵时间!
显然,大量阅读是补救的最好方式之一——
巴菲特、芒格、比尔.盖茨等等无不是阅读了大量书籍,有人从他们的成就总结了10000小时定律!
记住巴菲特先生的告诫:每晚睡觉的时候都要比起床时更聪明。
而身边又有多少人却是一边在原地打转,而一边埋怨命运的不公呢?
——告诫:停止任何无聊的举动,去战斗吧,命运之神终会眷顾于你!
shannon
Oct.10th, 2011 e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