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市公司的坏消息——对投资者来说,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2011-09-19 23:42:20)
标签:

财经

分类: INV[股票投资]
本来已经把 五粮液 纳入了灰名单进行研究和观察的,可现在出现重大财务数据错误(足以反映其高管团队对投资者的漠视)——不得不考虑将其降级到 黑名单 之列!
-----------------------------------------------------------------

五粮液:主营收入数据差错未及时更正 金额达10亿


被证监会调查已有半月的五粮液(000858,股吧),今日首度对此作出回应,发布的公告称公司正依法积极配合证监会调查组的调查工作;公告同时承认主营业务收入数据差错未能及时进行更正,而该部分差错达到10亿元之巨。

  在9月中旬五粮液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董事长唐桥曾表示只见过证监会相关人员一面,对于被查原因自己也不知情。同时对于媒体报道的自炒自家股票、关联交易、涉嫌逃税等“三宗罪”的猜测都一一否认。面对铺天盖地的猜测,公司在今日之前也一直没有公开表明被调查的原因。

  公司今日称,将以此次调查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内控制度,不断提高法人治理水平,提高生产经营水平。本次立案调查事件,到目前为止,未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影响,公司生产销售均正常有序。

  针对证监会此前披露的其违规行为,五粮液在公告中首度承认2007年虚增营收10亿元一事。五粮液公告称,2007年度报告中公司下属子公司宜 宾五粮液供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供销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数据差错,公司已在2009年8月18日披露的2009年半年度报告第18、19页中进行了更正披 露。

  五粮液编制的2007年度报告在披露主要控股子公司供销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净利润”数据时,将供销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725066.15万元误录入为825066.15万元,录入差距达到10亿元。

  五粮液称,上述数据差错,不影响投资者正确使用2007年股份公司合并财务指标、财务数据和财务会计报告,供销公司其它两个数据即“主营业务利润”和“净利润”均为正确。

  公司同时称,披露的供销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数据存在差错且未能及时进行更正,公司一定从中吸取教训,今后在编制定期报告时将更加认真、细致,防止出现类似差错和疏漏。

  证监会此前通报对五粮液的调查情况显示,已查出五粮液公司涉嫌存在未按规定披露重大证券投资行为及较大投资损失、未如实披露重大证券投资损失、披露的主营业务收入数据存在差错等三大违法违规行为。

  而关于五粮液被调查的种种猜测,市场一直在等待公司以及证监会的最新调查结果。


------------------------------------------------------------------------------------------------
对于一个不是多元化的公司来说,主营收入数据“出错”(是不是故意造假呢?)是性质相当严重的!
查看2010年报显示其总营业收入也才一百亿左右,错误数据居然高达10亿,难道真的把所有投资者都当成文盲,还是白痴呢?

当然还有自炒自、关联交易和偷税这也不是一个知名上市该做的——这是那些混不下去的小混混们做的!!

由此,让我不得不来分析一下投资者如何面对——上市公司的坏消息:
格雷厄姆告诫我们,如果研究公司其他基本面不错的上市公司,如果出现偶尔的坏消息,那么对投资者来说反而是好消息,因为这种坏消息导致的股价暂时性下跌会提高安全边际,及股价偏离内在价值更远!

当然,这里的坏消息有个重大前提——就是这种坏消息不是反映了公司基本面的恶化!

纵容年报数据出错,而且如此严重之错误,即使不是有意造假,也足以反映 董事会、监事会等管理团队对投资者利益的漠视!

这种公司怎么可能被纳入好公司的范畴呢?

由此,必须将其降级到 黑名单列表,同时进行降级操作的还有 比亚迪 公司!

谨记价值投资大师巴菲特的话:只有潮水退去了,才知道谁在裸泳。

现在正是潮水退去之时,那些在牛市浑水摸鱼,不断炒作概念的公司必将露出原型!

至于那些抱着投机想法不断参与投机炒作而发生重大亏损的投资者们,我也只能说两个字:活该!(不是我幸灾乐祸,而是因为正是市场存在大量的投机者,才使得这个市场有那么多垃圾公司存在!)

理性,客观,远离垃圾!!

而上市公司对于自己的错误态度也没有一点诚意,更没有表达歉意!这些高管们真应该去仔细拜读一下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对于自己的各种错误毫无掩饰的公布给自己的股东们。

先不说股东利益最大化——上市公司的高管们脑袋里面出了自己的薪酬,难道就没有股东的利益吗?不知道他们是如何看待股东在上市公司是主人地位的?

最后对我们的证监会的监督能力也表示极大的担忧,现在都2011了还在处理2007年的问题,真不知道当时那些官员在忙些什么?

shanno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