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middle/62d5a7baxb2a31c4703b0&690
什么是尖子生?尖子生是一个动态的,广泛的概念,很难用一句话来概括。尖子生除了在卷面成绩上能考出高分,但总的来说,尖子生应具有对问题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善于概括,思考和判断,有优秀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尖子生还应具有对学科知识有强烈的渴求,学风踏实,个性质朴的优良品德。那么针对英语这门学科来说,结合高中英语新课程目标结构,尖子生应该是具有哪些素质呢?我认为:英语学科的尖子生应具有良好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包括优秀的语言技能(听说读写),扎实的语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功能,话题),浓厚的文化意识(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具有个性的高效的学习策略(认知,调控,交际,资源策略)和健全的情感态度(动机兴趣,自信意志,合作精神,祖国意识和估计视野)。
一.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尖子生的培养现状
1.缺乏英语“尖子”意识
随着英语教学的普及化,英语这门课程的重要性虽然已深入人心,但是在高中阶段大多数学生学英语的目的纯粹是为了高考,英语特长生也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难免追求“功利”,对自身要求不高,“尖子”意识淡薄。例如:2004至2007年,浙江省高考取消了听力考试,他们就不愿把时间花在做听力训练上。就全国高考英语试题而言,其中说的能力并不能在卷面成绩上表现出来,口语只作参考分而已,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也先考虑怎样把卷面分数考好,从而忽略了平时的口语训练。有些老师也以高考出题动向为教学目标去要求学生,而忽视了对尖子生的进一步引导与激励,没有让他们走的更高,更远。当然,卷面成绩要抓,但真正的英语尖子,是不能忽略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事实表明,许多卷面高分学生在外语学院口试过程中被刷下来而失去很好的专业深造的机会。
2.尖子生难免“吃不饱”
在目前的教育模式下,大班教育从某种角度上讲不利于尖子生的培养。由于班级人数多,一般达到50至60多人,加上初中三年打下的英语基础水平差异大,使得英语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一般先顾全大局,课堂教学设计很难只照顾尖子生,则尖子生难免有“吃不饱”的现象。
3.文理学科竞赛“待遇不公”
我们都知道,重理轻文现象在重点中学里依然较普遍。我认为,各学科的全国赛是培养尖子的一个很好的平台。由于理科各学科的全国竟赛一等奖得主可以在高考的录取中加分20分,而英语奥林匹克一等奖得主却不能在高考总分中加分,这使得许多老师和学生只注重理科的尖子培养而轻视英语学科的尖子培养。
在尖子生的培养上我们英语老师有很多的困惑,有客观因素上的制约,当然也有主观上的原因。我们怎样克服客观与主观上的一些困难,在英语尖子生的培养上找到一些切实可行的路子?育出更多的好苗子?我结合自己连续几届带尖子班的教学实践来论述英语尖子生的培养原则,目标和一些对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