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感于“孩子是一张白纸”

(2010-05-15 20:14:45)
标签:

杂谈

分类: 一路听风一路歌

    网上闲逛看到一首纪伯伦的小诗,题为《先知》:

    ——一个怀抱着乳儿在胸前的妇人说:对我们讲讲关于孩子吧。

    先知说:
    你的孩子并不是你的,他们是“生命”的子女,产生于“生命”对它自身的渴慕。
    他们是经你而生,却不是你所造生,虽然他们与你同在但却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他们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思想,因为他们有他们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供他们的身体以安居之所,却不可锢范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居住的明日之屋,甚至在你的梦中,你也无法探访。
    你可以奋力以求与他们相象,但不要使他们肖似你,
    因为生命不能回溯,也不滞恋昨日。
 
    感触很深。身为一个母亲,作为一名教师,我该给孩子们些什么?是传授知识,还是培养独立思想?是墨守成规,还是开掘其好奇探究?身为母亲,虽然非常爱自己的宝贝,可我对他的教育很随意,从不刻意地要求些什么。看着他顽皮到爆,潜意识里会为他的聪明可爱暗自高兴甚至是有几分自豪。而作为班主任,为了管理好班级,我却常喋喋不休地在要求孩子们这样那样。特别是对于有些调皮好动的孩子,往往会用更多的精力来对其进行所谓的思想教育,使他们和其他孩子一样听话服帖。
 
    这难道不是一种矛盾么?站在母亲的角度,从不苛求自己的孩子;站在人师的角度,却对孩子们诸多要求。作一下换位思考:那些孩子的母亲不也是像我一样,只要自己的孩子健健康康,聪明活泼就可以,而无需更多的苛求么?这样想来,身为教师的我们,究竟凭什么把孩子们训练得如同工厂中批量生产的一个个机器?
 
    经常有人说:“一、二年级的孩子是一张白纸,他们的很多习惯都是由零开始的。”很多实际经验也告诉我们:带一个班,只要在低年级阶段把学生的习惯培养好了,以后就能事半功倍了。就这样,一、二年级的老师担当起了培养孩子各方面好习惯的“重任”——灌输,不断地灌输给孩子,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要怎样,还要怎样。最后,能够说一不二坚持到底的,带出来的班,就像大家所看到的那样,孩子们各方面的习惯都非常好,好得让我们惊叹。
 
    曾经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也是个把学生的习惯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的老师。也颇为自负认为,孩子们就像一张张白纸,作为他们的班主任,我可以在上面写最美的文字,画最美的图画。在班级管理方面,我有着许许多多美好的设想,并且在极尽可能地实践者自己的这些设想。而现在,我愈来愈怀疑自己了,看着一班学生被我“调教”得越来越规矩,自己也日渐省心,不用发脾气,嗓子都清润了许多,我竟没有了往日的成就感,只是在一遍一遍地深思:这到底是我的成功,还是孩子们的悲哀?
 
    如果把孩子当做一张白纸,完全由成人来塑造,那么,孩子可能会成为某个学科的学者,可能会成为天才儿童,可能会成为大家羡慕的优秀的人,也可能成为父母水平的模板,成为父母的复制品,唯独不能成为他自己。用这种对待孩子的方式虽然会培养出少数获得成功的人,但是这些孩子在人群中能找到独特的自己么,能因自己与众不同的特质而获得愉悦么?
 
    就像我们目前都在努力的,着力于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但是很多孩子在进入小学之前,就已经被家长娇惯得懒惰、任性、散漫、没有规矩,自我中心毫无无责任感。对于这样的孩子,教师要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就等同于面对一张涂得五颜六色的纸,得先把它擦干净,然后再重新作画。能够擦得干净吗?这就是为什么老师这样累而孩子还是如此的原因!就因为孩子不是一张白纸,而且纸上原本留着的并非是好画。
 

    所以我认为,说孩子是一张白纸,从某个角度来说是把教师的任务无限扩大了,是把教师的作用估计过高了,甚至是把家长的失职也推到了教师身上。培养良好的习惯,关键在学龄前,在家庭,责任更多地在家长,而不在学龄后、在学校,责任并不主要在教师。大多数时候,在校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其实就是在家的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引申而已!

 

    做一个认真的教师不容易呵。我常希望自己是蒲公英,每一个学生都是我的种子,能够随着风自由自在地飘散到自己想去的地方。可是,现实中的我却成了一颗身不由己的植物,挂满一树言不由衷的果子,给人收获颇丰的一种假象。

 

    也许我过于偏激,也许我有些杞人忧天,但,我仍想尝试着做一个真正的教师,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独特的思想,独立的人格,在认识这个世界时有专属于着自己的看法。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更没有个性完全相同的孩子。孩子们人生画卷上的墨是浓了,还是淡了,还是色彩失调,还是浓淡适宜?我们做教师的,最需要做的是善于发现其优劣,然后,尽自己所能,在其优劣的基础上帮助他们,稍加润色,在人生的画卷上画出点睛之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