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相顾无相识——王绩这人你可识?

(2023-04-04 08:27:11)
标签:

教育

文化

历史

相顾无相识

——王绩这人你可识?

兰勇

该如何来解读《野望》这首诗呢?诗歌有诗眼,它的窗户哪儿呢?是“徙倚欲何依”还是“相顾相识”,抑或“常歌怀采薇”?作者王绩,你可识?他侄儿你一定认得:王勃。

了解一下他的生平:

王绩(585644),字无功,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自幼好学,博闻强记。11岁的王绩游历京都长安(今西安),拜见权倾朝野的大臣杨素,被在座公卿称为“神童仙子”。常居东皋,号东皋子。他一生三官三隐,《野望》写于他在唐初第二次出仕继而第二次归隐时。

他第一次出仕时年仅十六岁,可谓少年得志。无奈仕途坎坷,应孝悌廉洁举,被授官为秘书省正字。这个什么官呢?校正书籍中错误的官员。他当然不满意,主动要求下放:复授扬州六合县丞。他满意了吗?当然不满意。满意了谁喝酒啊!因为嗜好饮酒而不管公务,因此被弹劾,加之天下也动乱,于是就解官去职。

武德初年,朝廷征召前朝官员,王绩以原官待诏门下省。这是他第二次出仕。他满意吗?《王无功文集》有描述:君第七弟静,时为武皇千牛,谓君曰“待诏可乐否?”,曰“待诏俸殊为萧瑟,但良醖三升,差可恋尔”。从最后一句“差可恋尔”即可看出:满意。但又能如何?久待不诏的苦闷围绕着王绩。加之贞观年间,唐王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矛盾日益激化,皇权之争浮出水面,玄武门之变震惊朝野,一时之间,人心惶惶,诸贤皆亡,王绩再次选择归隐。这促使他第二次选择了归隐。

第三次出仕。《王无功文集》中有记载:

贞观中,以家贫赴选。时太乐有府史焦革,家善酿酒,冠绝当时。君苦求为太乐丞,选司以非士职,不授。君再三谢曰:此中有深意,且士庶清浊,天下所知。不闻庄周羞居漆园,老聃耻在柱下也。’卒授之......

可见王绩是从不拒绝出仕的。关键是能否如愿以偿、得偿所愿。善于造酒的焦革夫妇相继死后,王绩遂不得美酒,又不得伯乐赏识,于是他又一次挂冠归田。

这就是《野望》的创作背景。

一方面是满眼秋色,山山暮色,另一方面不相识的人满载而归,自己将何去何从?“欲何依”是心理,“徙倚”是外在形态,矛盾、结结,进而徘徊、彷徨。唯一能坚定自己继续隐居下去就是伯夷和叔齐了,所以“怀采薇”,不仅心里想着,嘴巴还要吟唱才能更加坚定。综上所述,第二句“欲何依”最能表现诗人的内心,“徙倚”是诗眼。

开始了肆意纵酒,寄情山水的自在生活:不仅喝酒,还自己酿酒,并且写酒。多方搜集古代的酒方酿法,历经数年终于撰写成《酒经》、《酒谱》二书。他还在家门外为“酒祖宗”杜康建了所祠堂,在杜康身旁塑了焦革的泥像一起祭祀。太史令李淳风感慨地对王绩说:君,酒家之南、董也!

著书、弹琴、写诗、酿酒、饮酒,生活好不快哉。

王绩将陶渊明当偶像,处处效仿。

陶渊明归隐南山,王绩隐居东皋,称东皋子。

陶渊明写《桃花源记》,王绩著有《醉乡记》。

醉之乡,去中国不知其几千里也。其土旷然无涯,无丘陵阪险;其气和平一揆,无晦明寒暑;其俗大同,无邑居聚落;其人甚精,无爱憎喜怒,吸风饮露,不食五谷;其寝于于,其行徐徐,与鸟兽鱼鳖杂处,不知有舟车械器之用。……

陶渊明有自传《五柳先生传》,王绩仿写《五斗先生传》。

有五斗先生者,以酒德游于人间。有以酒请者,无贵贱皆往,往必醉,醉则不择地斯寝矣,醒则复起饮也。常一饮五斗,因以为号焉。先生绝思虑,寡言语,不知天下之有仁义厚薄也。忽焉而去,倏然而来,其动也天,其静也地,故万物不能萦心焉。尝言曰:“天下大抵可见矣。生何足养,而嵇康著论;途何为穷,而阮籍恸哭。故昏昏默默,圣人之所居也。”遂行其志,不知所如。

王绩的“隐”,似乎多了一些无奈。王绩在《自撰墓志铭》如此自评:

王绩者,有父母,无朋友,自为之字曰无功焉。人或问之,箕踞不对。盖以有道於己,无功於时也。不读书,自达理,不知荣辱,不计利害,起家以禄位,历数职而进一阶,才高位下,免责而已。天子不知,公卿不识,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於是退归,以酒德游於乡里,往往卖卜,时时著书,行若无所之,坐若无所据。乡人未有达其意也。尝耕东皋,号东皋子,身死之日,自为铭焉。曰:

有唐逸人,太原王绩。若顽若愚,似矫似激。院止三迳,堂唯四壁。不知节制,焉有亲戚?以生为附赘悬疣,以死为决疣溃痈。无思无虑,何去何从?垅头刻石,马鬣裁封。哀哀孝子,空对长松。

只考虑简单应对背诵默写你肯定是不能也不必全面认识王绩的。有人说李镇西这样的大家也不得不为俗世所折,我们还能做什么?言下之意:顺从?屈服?躺平?不,我们也可以效仿王绩饮酒、酿酒。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至少写一写这些酒仙总可以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