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兰勇讲素材5:音乐是作文的心灵慰藉

(2014-06-13 10:39:16)
标签:

情感

教育

文化

作文

音乐是作文的心灵慰藉

 

 

 

     音乐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文学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同样是表达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作文用的是文字,音乐用的是声音符号,两者关系密切。音乐优美的旋律、明快的节奏、深邃的思想、起伏的感情、铿锵的音韵,能丰富思想、陶冶性情、引发联想、促进学生更好的作文。

     音乐让人学会聆听,学会恰当地表达声音蕴含的情感,在此基础上自觉进行绘声练习,我们的文章将充满动感的乐音,将流淌着美妙的旋律。

     音乐家创作的过程就需要想象。他们从生活中萌发创作的灵感,形成音乐形象,用音乐的语言和表现技巧创作作品。学生在音乐中想象,在想象中表演,在表演中交流,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得到充分地训练,运之于作文,亦能产生奇效。

     黑格尔说:“音乐是心情的艺术,它直接针对着人的心情。”一首歌(乐)曲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十里埋伏》,人们会骤然产生千军万马、慷慨悲歌的豪情;《二泉映月》能使人进入如泣如诉境界。

贝多芬说:“音乐能使人的道德高尚起来。”高尚的道德提升了文章的品味,学生只有具备丰富的情感、敏锐的心灵、高尚的情操,其文字才能够更有感染力、更能动人心魄。

     丰富的音乐表现内容给作文提供了多样的写作素材:

     想象作文:听乐曲,想象音乐画面、情景,把脑海中出现的各种音乐形象描绘出来。欣赏贝多芬的《月光曲》,陶醉在悠扬的钢琴曲中,脑海中出现了月光、大海、波涛、岩石,幽静的环境、温情的画面、动人的故事,大胆再现音乐中蕴含的丰富内容。

     情景描绘:一首经典的歌曲除了旋律优美,歌词也非常重要。体验歌词,解读音乐,唤醒学生鲜活的生活记忆,提升音乐解读的深度。听《让我们荡起双桨》,回忆出门郊游的情景,想象那快乐无比的时光,大胆作文。

     音乐故事:《二泉映月》、《梁山伯与祝英台》一首首经典名曲背后都有一个个精彩动人的故事,我们可以挖掘音乐背后的奇闻异事,也可以根据音乐,展开联想,合理讲述一个相关的动人传说。

     创编歌词:为乐曲写歌词,或者模仿歌词创作新的歌词。欣赏《烛光里的妈妈》,想想平时妈妈是怎样关爱你的?你又是怎样对待妈妈的?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歌词,并结合歌词内容扩写成一篇描写母爱的文章。

音乐赏析:记录自己欣赏音乐的感受体验收获,可以简单介绍乐曲,介绍作曲家以及相关的背景知识,谈谈自己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老师是怎么介绍的,同学是怎么评论的,自己有什么观点等。

音乐有色彩吗?会呼吸、有气味吗?性格如何?《猪八戒背媳妇儿》这曲子是不是忒俗,能否品出别样的韵味吗?

  请品鉴以下三文:

我最欣赏的一段纯音乐

二桐

纯粹的音乐,以韵律和节奏的灵动之美,乐动人心。课间所播放的帕奇卡尔的《卡农》便是我十分喜欢的乐曲之一。但我认为在课间播放,则是对这神圣的古典音乐的亵渎。

因为,一首好的乐曲,不仅需要抚慰人心,更需听众怀着一颗对音乐膜拜的心去聆听,这是对音乐最基本的尊重与敬畏。

我最欣赏的乐曲是《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第十八变奏曲》。它曾作为插曲出现在一部名为《时光倒流七十年》的电影里。第一次听到,我就倾心了。像泰戈尔那天籁般的诗篇般浪漫动人,令我陶醉,让我幻想。尽管当时并不了解它,更不知道它的创作背景。它只是附著在电影里的场景画面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作曲家能创作、演奏家能奏出美妙的乐音,是值得敬畏、景仰的。音乐本身的存在是虚无缥缈的,乐曲包含了作曲家的情感,旁人很难完全紧抓他的思绪来揣想,“一个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乐曲正是因拥有作曲者、演奏者、欣赏者共同倾注的个性感悟而充实、饱满。

永远不要奢求通过干瘪的创作背景而去懂得一首乐曲,更不可能把一首乐曲解释得面面俱到,你欣赏它,只是一种意识感觉而已。我曾经从未在别处听过《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第十八变奏曲》,是《时光倒流七十年》从爱情的角度给了音乐一种情感的诠释,让我以最直接的方式接受了它。

柴可夫斯基之作需要高雅的芭蕾舞剧来衬托,古代文人骚客的画作旁总会题上一小行文字来画龙点睛。一首乐曲,有多面的情感,该放在何处妥当、该用怎样的方式呈现才能更好地去表达那千头万绪的情怀、才能帮助听众理解欣赏呢?

同样是纯音乐,校园课间播放《卡农》,我不会认真聆听,它只是个美丽的错误;《时光倒流七十年》里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第十八变奏曲》却如达达的马蹄,能在无意间缓缓叩动我的心扉,拨动我的心弦。

写作手记:

    我心中愤愤不平:《卡农》代替了下课铃声,其用意不在提供音乐营养、精神食粮,而是防止老师拖堂。你说好笑不好笑?

 

我最欣赏的纯音乐

倪一帆

当第一个音节开始颤动,节奏和灵魂便一齐鸣响。一场荒岛钝痛之战后,他苏醒在一片绿野之上,魔鬼的咆哮已经远离,邪恶污浊的黑血也早已被大雨冲刷得干干净净。这飘扬着胜利之旗的山巅,没有了被鲜血染红的哭泣山泉,也没有了充满罪恶或布满创伤的残肢断体。两侧是连亘的山脉,勾勒出无尽的柔美。像一湖秋水在微微颤动,记忆顿时像潮水一样把他淹没,却又因这乐声而慢慢地退潮,棉花一般把这记忆封在心底,随节奏一起粼粼地波动。激昂的斗志再次充溢他的躯体,重新披挂上阵,穿越风雨朝着新生奋勇前行······

这是贝多芬的《悲怆奏鸣曲》。它是作者失聪之后的高声叫喊,却并无绝望的味道。作者灌注了他生命中自我的力量在这悲怆里,像是一朵从痛苦中孕育的花朵,扎根在他胸间,又璀璨绽放在他的指间。这花朵如此绚烂,却少人知晓其背后浇灌的是痛苦的血与泪。悲怆写于贝多芬28岁那年,正是从那年开始,他的听力逐渐恶化。一种柔软的坚韧被埋藏于曲调之下,等待着后人的发掘。我无法让这样的音乐流淌于我的指间,不仅是因为它需要的技巧,更是因为那种暗涛汹涌的情感,不同于大多轻音乐贵族式的典雅,它令人难以掌控。我无法完全地理解这生命的战歌,它给人以无上的热情却却又令人敬而远之。

不知为何如此喜欢这样的音乐,只是单纯的喜欢。像袭来一层层的海浪,从脚踝漫到膝盖,从胸口漫到脖颈,慢慢地把人带入情感的深渊。音节如雨般泻下,听者不仅是在观看一场中世纪的骑士之战,更是在当年贝多芬失聪的绝望和痛苦中涵泳,又猛然被湿淋淋地提起,感知到新生的希望。

这是一场听觉的盛宴,也是一场视觉的盛宴,仿佛可以触摸到音乐的流淌。魔鬼在耳边咆哮,渴望自心底涌出。他一跃而起,顽强地举起长剑刺向命运的咽喉。我爱着这样的旋律,它让心跳和节拍共震,把三百年前的挣扎源源不断地注入灵魂的最深处。

如同微笑一样,音乐是世界语言。我不信上帝,但感谢上帝把这样的音乐送到我身边。节拍的夹缝中闪烁着顽强的光芒,照亮我前进的路。

节奏和灵魂再次鸣响,伤口开始愈合,热血开始沸腾,痛苦已然褪去,音乐在灵魂上划下道道完美的弧线。

写作手记:

第一次有清晰音乐形象在头脑中呈现,清晰得如在眼前。以前弹钢琴,是为了考级,品评《悲怆交响曲》之后就变成了一种心灵的渴求!好的音乐不仅能愉悦身心,更能拯救灵魂!

 

我最欣赏的一段纯音乐

——庸俗的快乐

喻悦

唢呐,一种生长于民间又无比高傲的乐器。它绝不会像钢琴和古筝那般,三岁小孩不经意地拨弄,也能奏出珠玉落盘之音;更不如小提琴、大提琴那样的需在庄重的金色大厅中,一片肃穆又陶醉的听众来凝视欣赏。它小而金光灿灿的身体上,通常系一条土红色的旧布条,却能让西装革履之人腆着肚腩,鼓起腮帮,满头大汗,毫无尊严,若你非在它面前保持落败的矜持,它便会恶作剧放出令人尴尬的气音,惹来一片哄笑。

正是这粗俗的乐器,吹出这曲《猪八戒背媳妇》。

脚步跌跌撞撞却和着欢快的律动,光秃的脑门儿上的汗水淌过笑出沟渠的眼角,鼻孔朝天的臃肿丑陋的大嘴咧成恐怖又滑稽的弧度。

这便是八戒的快乐,庸俗的快乐,吃得饱,睡得好,娶了新媳妇的快乐。

那戏谑的节奏,那含着善意的笑的嘲弄,那短暂而愉悦的旋律,几乎所有人都在听到的一瞬间,理解八戒的快乐。那土得掉渣又令人羡慕、那一个人锣鼓喧天的快乐。

每一人心里潮湿的内壁上都纹着古老的、由祖先传承给我们的神秘音符,某个不经意的时刻,被几个音符串联,心便和着那旋律,缓慢而永不停息地跳动。作曲家的伟大,则在于他能创造性地截取一段心境,谱出能让人共鸣的心灵之匙,再让一个精确得不可替代的解释成为这把钥匙的钥匙。

我以为,《猪八戒背媳妇》便是这精确得不可替代的解释,是这段曲调所诠释的心境最严丝合缝的钥匙。不需要你潜心聆听,也没有什么朦胧的意境让你探寻,简单的调子,直白的名字,在如今愈发匆忙而麻木的生活中,给人最本真、直接得粗鲁的触动。

笑看天真的八戒宣泄快乐时,我们自己的快乐又在哪儿呢?

当诸位和我一样,听到这乐曲时不由自主地微笑,并且萌发出一种想站起来动动脖子,扭扭屁股的原始欲望时,我相信我们已经找到了这人类不停探索的一种答案。

这便是快乐。

一种原始的、简单的、本真的、带点儿庸俗的快乐。

写作手记:

    如果你问我“唐僧师徒四人,你更想做哪一个?”唐僧是决计不做的,啰嗦而执拗;孙猴子的内心也绝不如他外在那么强悍,他活得太累;沙僧现实得无半点虚妄,这样的日子太乏味;八戒现实而自在,做八戒吧!

兰氏悟语:

大多数人,所谓的欣赏音乐,仅限于流行歌曲的喜爱,至于纯音乐,少有涉猎。但作为文化传承的最主要的承担者——教育来说却是责无旁贷。作为语文老师,不仅要教会学生从语言角度赏析歌词,还要导引学生聆听、欣赏、品评纯音乐,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音乐欣赏水平,也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想象、联想的培养。

如何引领学生步入殿堂呢?

首先,遵循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先让学生听那些有歌词且浅显的歌曲,逐渐过渡到欣赏一些歌词较为深邃的,进而品评一些无歌词但音乐意象明显的纯音乐,最后才是鉴赏大型交响乐。

其次,加强与音乐老师的沟通,有计划地向学生传输一些必要的音乐知识普及,从音乐角度对一些经典名曲加以绍介,诱导学生去寻幽探胜。

再次,在班级营造欣赏音乐的氛围。不是每个人插着耳塞听得摇头晃脑、哼哼唧唧,而应是提供全班性的集体音乐营养正餐。

第四,给学生布置音乐欣赏的任务,由他们自主搜寻、品评音乐,再以演讲的形式来展示给大家。演讲前的课间先播放该音乐,让其他同学先有听觉的直观感受,而后再听主讲人的理性品析,师生加以点评。

请为文学推开音乐这扇门,你定会豁然开朗、心旷神怡的!

特别推荐:

精于此道之高手非金庸莫属。

就琴而言,金庸的《笑傲江湖》可谓绝妙。
    
该小说的书名就来源于一首琴箫合奏曲《笑傲江湖》,此曲正是结构小说的脉络,且隐含着小说的深刻主题——隐士或艺术家穷而不能独善其身,衡山派高手刘正风与日月神教长老曲洋的悲惨遭遇便是这一主题的明证。金大侠将如此深刻的主题借助琴声箫韵传达出来,此等惊风雨之笔自非其他武侠小说家可比。

更令读者叹为观止的是:金庸还赋予琴声治病杀人等截然相反的功效。看似匪夷所思,实则大有可能。任盈盈以琴曲《清心普善咒》为令狐冲调理内息以至催眠,这与现代流行的《摇篮曲》一样,是符合医学原理的。黄钟公以琴音制人,想那琴音绝非乐音,当属噪音无疑。如此音乐武器,以琴音伤人于无形之中,实在比独孤九剑降龙十八掌都要玄妙。
    
应当指出:琴在金庸小说里虽备受恩宠,却并非唯一。如箫、筝、笛、笙及琵琶等传统乐器亦有所涉及。正是多种乐器的合奏,使得金庸小说在一片剑啸龙吟声中增添了几多浪漫情调、文化色彩。

(载于《课堂内外》初中版增刊2014《中考作文专项训练》p138-14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