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世博会国家电网馆能量之心杂谈 |
国家电网馆一楼主要展示清洁能源,参观者在太空、陆地和海洋场景中,与自然能源“相遇”;穿越“电流隧道”到达二楼,在缓缓上升途中,经历着特高压电网将西部电能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东部城市的历程,与自然能源零距离接触;而在主展项“魔盒”中,参观者将置身“六面影像、悬浮体验”的720度幻象空间,感受一场4分50秒的视听盛宴,在变幻莫测的全景动画中,享受一场身临其境的梦幻体验,开启一次绝妙的视听之旅。整个创意“魔盒”仿佛在旋转一样,一种如同在冲浪时进入卷起的浪花般的感受,使人身临其境。
其实,高科技环绕、视觉体验,这些都不是国家电网馆的最大亮点,与其他展馆最为不同的是,国家电网馆的地上建筑是展馆,地下部分则是专为世博会供电的高新技术变电站,也就是世博会的“能量之心”。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来到国家电网,透过宽大的玻璃窗,触摸世博会的“能量之心”,是不可错过的观展项目。那是一个美轮美奂、变幻莫测的电力世界,正是这座服务世博会的智能变电站,在投入运行后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实现了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和输出等流程。馆内头顶的灯光、浦西园区的其他展馆的用电,都来自这座变电站。为了突出这一功能并引导观众近距离感受“电”的魅力,设计者特别连接地上与地下部分,使之成为一个别具趣味的参观节目。
说起智能电网,许多人或许并不了解,作为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内容,智能电网是节能减排和清洁能源介入的纽带。智能电网的定义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为基础,利用先进的通信、信息和控制技术,构建以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统一坚强智能化电网。换言之,中国式的智能电网,首先要满足电力负荷需求,在前期保证输电、变电的智能化建设,要保证供电安全可靠性,要满足经济意义和节能,最后保证电能质量和可再生能源接入。
简而言之,智能电网就是用最小最合理的投入,产出稳定安全的能源,智能电网能够实现能源资源的大范围优化配置,减少碳排放,可减少能量损耗,实现节能减排,智能电网还将推动分布式电源的发展,进一步减少碳排放。“智能电网”概念最早是由奥巴马的能源班子提出,在全球能源告急的大背景下,中国政府今年也首度将“智能电网”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是国家电网公司未来的工作重点,这对于创造更低碳、更环保、更美好的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而就在7月11日,中国电信集团宣布了与国家电网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智能电网领域开展合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电能实现多网融合、环保储能和智能信息交换将不是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