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的夏季养生学问
(2010-06-29 23:28:26)
标签:
夏季养生黄帝内经夏三月阳气健康 |
分类: 细节决定健康 |
看到《黄帝内经》中有段关于夏季养生的文字,觉得有用,遂记下。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个人理解:
夏三月即阴历的4、5、6月,立夏至立秋。
当此际,艳阳高照,地热蒸腾,天地交合,万物繁茂,开花结果。人亦当适时养阳,以御冬日严寒。
草木拔节于寅时,肺气也于此时散布全身,非深度睡眠不能完成此役。So,十点半前务必去睡觉。
春夏养阳。
阳,发散的状态。
气机,疏泄。夏日散发,秋日收敛。夏天腠理大开,汗液挥发带走体内淤滞之气,夏淤滞之气不得发,秋丰沛之气便不得补,冬之严寒便无招架。可见当出汗时就出汗,莫贪恋冷气,堵塞发散之道。
晨起与太阳同时,太阳升起时阳气开始提升,不要怕热、怕晒,迎着初升的日头,活动筋骨,既能发散淤滞之气,又能吞吐天地之气,使机体阳气丰沛。
阳,注意自身储藏。
夏季不仅高温还闷湿,人处在外盛内虚的尴尬境地。因阳气外宣,人体易受湿邪之气侵犯。苦夏,抑郁随之而来。此时更忌冷气,衣物也要保持干爽,睡眠时应盖住腹部。阳气足则不惧热。
志向,神明。情志上不要过分压抑自己,压抑久之便会急躁易怒。思虑清淡,乐观积极,去除妄欲,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度日。
一散一藏,相互依存,不可偏废,方可安然度夏。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老祖宗的东西总能让人折服。
看那些花啊,鸟啊的,在自然的天地中长的那么欢快,万灵之长的人类也需要遵循着自然之道才能繁茂。自己的身体要好好爱惜,不要因为年轻就逆天而为,等到老了那些病痛没人会替你去承受。把自己养好,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亲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