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节被列入法定假日前,我几乎不知道到底哪天是清明节,因我只记得星期几、阳历几月几日,至于说阴历几月几日,需要我好好查查才能知道。清明节被列入法定假日后,我们都能深深的记住它,因为这天都会放假一天,这种好事怎么能忘记呢?
又是一年清明到,公司很早就发出通知,可以连续休息三天,欧耶!看到新浪的主题征文,提醒我这不仅仅是个节日,也不仅仅是个假日,应该还有很多内容,虽然这个节日原本赋予的意义离我们的生活很远,但至少我们还可以回忆,回忆清明节那些传统的习俗,回忆那些留在我们记忆深处的点滴:
一、插柳。春天来了,柳树发芽了,清明节这天早晨,家家户户门头两边都插上新鲜的柳条,好奇的我总会问奶奶:“为什么要插柳条呢?”奶奶说俗话说:“清明不插柳,死在大门口。”听起来好可怕哦,虽然没有俗话说的那么严重,但插柳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所以没有人去较劲或问个究竟,插上它全家人都心安了。
二、扫墓。为了表示对死者的悼念,活着亲人会去清扫墓地。届时会修修坟墓,修修拜台,给坟墓添添新土,还有人会在坟墓的周围栽上柏树,一年四季长青,希望后继有人。祖坟自然有家里的大人去清扫,我们学生就去清扫革命烈士陵园,以示对革命烈士的缅怀和悼念。
三、祭祖。清明节这天,家家户户都会祭祖,在家里供的祖先牌前烧香、烧纸钱等祭拜,到祖坟前烧纸钱、插白条,坟上有白条飘的证明坟里的死者后继有人,且后人很有孝心,如果坟上没有飘白条,说明坟里的死者无后或后人不孝。我们也会向大人要白条插在革命烈士的墓上,没有他们的英勇献身,就没有我们美好的今天,我们都是他们的后人。
四、过节。孩子们走到池塘边、小河边的柳树下,折下新鲜的柳条编个帽子戴在头上,再截一根柳枝做个柳笛,吹着清脆的笛声告诉大家“春天来了”!大人们祭拜完祖先,也不忘在节日犒劳一下自己和家人,好好过个节日。因为对农民来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之忙也在于春,马上就要忙翻地、播种、插秧等春耕了,他们的付出直接决定着秋天的收获。
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节奏的加快,那些习俗虽然离我们渐远,但仍然留在我们的记忆深处。如今的我们,但在这个节日里,能做到的也只有回忆了,用回忆去悼念那些死去的亲人,包括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妹妹,愿他们在地下安息!
※※※※※※※※※※※※※※※※※※※※※※※※※※※※※※※※※※※※※※※※※※※※※※※※※

过节给儿子烤一盘饼,里面裹着葡萄干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