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隔代教育是害”刺痛了老人的心
(2010-12-10 12:13:34)
标签:
隔代教育老人孩子爱害教育生活习惯育儿 |
分类: 育儿心经 |
说“隔代教育是害”刺痛了老人的心
我们虽是老大,但婚后没有及时要孩子,老二家却比我们先要孩子,他们生完女儿后就出去打工了,女儿一直在老家跟着公公婆婆三年。因为小侄女是我们下一辈中第一个孩子,所以公公婆婆自然是对她疼爱有加,那三年里,她和爷爷奶奶的感情也特别深。
我是一个爱管闲事的人,记得有一次我和老公回老家时,看到小侄女在老家的生活情况我本来就想说两句的,婆婆又一个劲儿地在我面前说孩子体质太差,经常生病,一生病就花多少钱等,我终于忍不住不得不说了:
一、零食代替主食。婆婆有一间专门放杂货的屋子,柜子里几隔全是小孩吃的、喝的,地上还摆放着一些,卧室里从床上到沙发上到桌子上也都放着各种各样的零食。一到正式吃饭的时候,孩子肚子是饱的就不吃饭了。
我说:先不说老家食品安全的问题,什么“蒙牛”细一看是“蒙午”,“爽歪歪”细一看是“歪歪爽”了。这孩子本来体质就不好,现在正是长身体需要营养的时候,天天光吃零食怎么行呢?
婆婆说:农村食品就是这样,大家都买也没事,她不好好吃饭。
我说:家里有这么多零食可吃,孩子当然不吃饭了。
婆婆说:这些也不全是我买的,都是亲戚们来了带的。
我说:不是说谁买的问题,而是不应该让零食代替主食。
婆婆说:那不能吃让她饿死了吗?
我无语……
二、不讲究卫生。孩子的身上、脸上、手上都是脏兮兮的,能摸的不能摸的都去摸摸,没有人告诉他要讲究卫生,根本没有讲究卫生的意识。
我说:长得这么漂亮的女孩整天干干净净地多好。
婆婆说:她现在还小,长大了就好了。
我说:要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这样也会小生病的。
婆婆说:农村孩子都这样,她还算比较干净的了。
我无语……
三、说话吐字不清。孩子说话吐字不清,爷爷奶奶有时还觉得孩子这样说话很好玩,平时故意学习并不断重复,而不去正确引导和纠正。
我说:有时候听到她发音不准,大人要帮她纠正。
婆婆说:你看看她的舌头,人家的都是尖的,她的圆的,估计与这有关。
我说:即使是这样,大人也要注意尽量纠正。
婆婆说:等她爸妈回来了把她接到城里去,把舌头前面那根筋挑了就好了。
我无语……
现在孩子被接到城里来了,那根筋也没有挑,说话发音很准确,根本不是什么舌头的问题。
四、孩子经常生病。孩子出生后前三个月混合喂养,后来妈妈走后一走吃母乳,本来体质就不好,平时吃、穿等再不注意,所以经常生病,一生病就输液。
我说:孩子生病尽量少输液,输液对她身体不好。
婆婆说:医生让输,没办法。
我说:尽量向医生建议吧。
婆婆说:不输好不了就看着她受罪吗?
我说:不是说不输,是尽量不输,看是什么病了。
婆婆说:看病当然得听医生的了。
我无语……
五、脏话环境。爷爷奶奶平时说话总带脏字,还经常骂人,尽管说小侄女这一点儿没有受他们的影响,平时说话中根本不带脏字,可这样的环境很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尤其是小女孩。
我说:你们以后说话尽量注意一些,少带些脏字,这对小女孩很不好。
婆婆说:我们说我们的,她不说不就行了。
我说:这个环境也会对她产生影响啊。
婆婆说:农村孩子都是这样的环境,她爸他们不都挺好的。
我无语……
我觉得我真的没法再和她说下去了,因为婆婆的话让我也听出了她的不满,我一着急就说:“你们这样不是爱她,而是害她。”
我的话无意中刺痛了老人的心,婆婆痛哭起来:“你说这话真是没良心,幸好这孩子不是你的,我们辛辛苦苦的带她还带出错来了,可怜她爷爷天天累死累活、省吃俭用的,给她买这买那的,一个月给她买吃的、喝的就得三、四百块钱,农村的孩子谁家象我们这样爱孩子啊?你还说这是害她。”
婆婆委屈的痛哭快把我吓死了,她可是有高血压加心脏病的,一旦气得犯病我这罪名可就大了,幸好整个过程老公都在场,否则,我真“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我赶紧上前去哄婆婆:“我也知道你们很辛苦,也非常爱她,我这么说也是因为爱她,但不能让我们的爱最后成了害。”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因为这件事婆婆一直对我耿耿于怀。
儿子出生后,婆婆经常说:“让我把孩子带回老家去吧,这样你们也能安心工作,还能给你们省点儿钱。”我每次都是吓得赶紧谢绝,婆婆说:“放心吧,我们知道爱他。”我说:“我不怕你们不爱,而是怕你们太爱了。”
隔代教育到底是爱还是害?是爱?这个应该是肯定的,但有些爱所带来的害也存在的。是害?有些冤枉和委屈老人,因为他们所有的出发点都是爱孩子,如果有害也是无意的。所以,这个问题我们应该一分为二的看待,老人帮我们带孩子确实能减轻我们的负担,能让我们更加安心的工作,在带孩子方面老人是功不可没的,但在孩子的教育及生活习惯的养成方面,身为父母还是应该多操点儿心,因为这方面老人确实无法替代。如果父母又不想操心,全部把孩子丢给老人,那么就不能责怪老人,因为老人所做的一切全都是出自于对孩子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