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坦然面对孩子的入园(2)

(2010-08-17 23:42:19)
标签:

育儿

老师

儿子

受伤

面对

放弃

分类: 学习成长

坦然面对孩子的入园

■文:果妈

    儿子早上起来后问我:“妈妈,可以喝奶吗?”不等我回答,姥姥赶紧冲奶,嘴里还不停地说:“昨天白天在幼儿园一天没有喝,还是昨天回来喝的奶,估计昨天玩的太累了,一夜未醒也没有喝奶。”这对于有“奶瘾”的他来说简直不可思议,我说:“那以后就晚上回来喝一次,早上起来喝一次吧。”

    今天是儿子入园的第二天,我快速地给他洗漱完毕,我说:“走吧,妈妈送你去上学吧。”他很高兴地背起书包,摇着小手说:“爸爸拜拜,小姨拜拜,姥姥拜拜,我去上学了。”姥姥说:“我也去送你。”我牵着他的手,他扬起脸说:“妈妈你也上学吧。”我说:“妈妈上的是大人的学校,你们学校只要小孩。”他说:“不要!也要大人!”我说:“那我们问问老师吧。”他举起小手放在头边,学着洛洛对妈妈说的话:“Yes!madam!”连蹦带跳地就到学校了。

    送到班上时,班主任坐在哪里,还抱着一个小朋友,我问班主任:“我儿子是不是班上最小的孩子?”班主任说:“不是,还有一个小女孩比他还小两个月。”我之所以这么问,是想告诉姥姥儿子不是班上最小的,省得她总数落我,同时也让我自己更放心。班主任说:“宝宝和妈妈说再见吧。”儿子一听就说:“妈妈不要走,妈妈不要走,妈妈陪宝宝玩。”说着就来抱着我的腿,我说:“你去玩玩具吧。”老师说:“吃饭喽!”趁老师带他洗手的时间,我告诉班主任我走了,他回来时看到我不在肯定又是大哭一场。

    因为有个朋友的老婆带着儿子从老家来了,中午老公回来接我出去一起吃饭,正在吃饭时我接到一条短信:“你好,果果妈妈,我是王老师,孩子的适应能力很强,在幼儿园里各方面都很好,现在正在睡觉,请你放心,有事我会及时联系你的。”尽管我知道老师可能给每个家长发这样的短信,但我还是很高兴,赶紧回信息:“好的,让您费心了,谢谢!”

    傍晚,姥姥打电话来说:“果果头又破了,我在外面看到了,老师说是他自己摔的,不知道是别的小朋友打的还是自己摔的,我告诉老师我要接回来。”我一听急了,姥姥是比较有主见的人,说到做到,别一急真接回来了。我赶紧劝她:“别着急,我马上给老师打电话问问是怎么回事。”我马上拨通老师的电话,老师说:“刚才我们在外面玩球,球跑了他去追,结果不小心头撞到墙上了,我们马上用冰块给他敷,有几道血丝,真不好意思,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向你说,连续两天都出事。”我虽然知道与老师无关,但还是委婉地发泄一下:“如果不严重我下午去接他时再说,现在你们只到了一半学生都照顾不过来,9月1日全班学生都到了不更照顾不过来了。”老师说:“好的,你下午来接他时再说吧。”儿子具体伤得怎么样?真象老师说的那样没事吗?疼不疼?儿子哭了吗?……但我还是提醒自己一定要冷静,首先打电话给姥姥:“我问过老师了,不严重,具体我下午接他时再说。”姥姥马上生气地哭了起来:“连续两天出事,还说没事,我看你们是自己图自在,把他送到幼儿园后自己好好出去玩。”姥姥就这脾气,无论她怎么说我只好听着,我是他的亲妈,相信我不会害他。接着给爸爸打电话:“儿子又出事了……”爸爸也说:“小孩子磕磕碰碰很正常,不用紧张。”想起那天带儿子去理发时碰到一个四岁多的男孩,我问他在哪儿上幼儿园,结果他妈妈说:“三岁时送他去幼儿园不到一个月,结果不适应就接回来了,到现在也没有去上。”既然那么多小朋友都能适应,我们也不要那么娇气,一定不要放弃,否则,也将和那个孩子一样前功尽弃。

    下午5:20时,姥姥又是冲奶粉、又是准备零食,说一会儿拿着这些去接儿子,我也不敢吭声,见她出门后,也跟在后面。没到时间老师不让进,姥姥可厉害,硬是要求进去,班主任见我在后面,就让我们进去了。姥姥径直走进教室,儿子一眼看见我们高兴地叫道:“我的姥姥来了,我的妈妈也来了。”我抱起儿子,儿子告诉指着头上的伤告诉我:“球跑了,我去捡球,那儿有个空调,我绊倒了。”我说:“没事,一会儿就好了。”孩子不会说假话,今天真是他自己不小心而出的事,不是别的小朋友打的。其实他头上的伤远比老师说的“有几道血丝”严重,老师忙和我说:“真不好意思。”男孩子,别太娇气,摔摔打打、磕磕碰碰很正常,我说:“我们回家吧。”他高兴地摇着手和老师、小朋友都说“再见”。

    晚上吃饭时又收到一条短信:“你好,果果妈妈,我是王老师,我想了解一下情况,孩子头上的伤怎么样了,红的还厉害吗?”我见儿子正在和朋友家的大哥哥玩得正美,回信道:“没事,他现在玩得正欢,谢谢您的关心。”

    儿子受伤其实我很心疼,也很担心,尤其是上幼儿园的第一天、第二天连续出事,再加上姥姥对我的责怪,我甚至有点想让他回来了,但我赶紧打消了这个念头。我告诫自己:既然已放手,就不要再回头,再软的心肠也不能放弃。妈妈放手让孩子上幼儿园其实是把“双刃剑”,妈妈和孩子心里都很难过,但这是必经的过程,我们必须坦然地面对,而不能选择逃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