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老张,好长时间没有见到你了。”
“是的,我前段时间一直在医院。”
“哦,老李(老张的老伴)的病好了吗?”
“没有,她死了。”
“死了?”
“是的。”
“那她家人来了吗?”
“儿子和媳妇来了。”
“他们怎么知道的?”
“老李没死之前,我问她家里电话她不说,我在一个包里找到一个电话号码,但已经打不通了。”
“那后来呢?”
“后来我让当地派出所帮查,才找到她儿子的电话。”
“那你们见面她儿子媳妇都说什么了?”
“媳妇一到医院就问是谁送她妈来医院的,我说是我,她问这几年我们是不是在一起,我说没有,她又问那我怎么知道她病了,我说我们住在一个院里。”
“那她家里都还有什么人啊?”
“两个儿子一个女儿,来的这个儿子和媳妇好象还是乡里的干部,家里还有一个老伴。”
“啊!?她家里还有老伴?”
“是的。”
“那她以前和你说过吗?”
“没有,她从来不提她家里的事,更没有告诉我她家里还有老伴。”
“那她为什么跑出来这么多年?”
“媳妇说她在家里老伴经常和她吵架,所以就走了。”
“那她‘走’了,你伤心吗?”
“怎么不伤心啊?这几年我们在一起过得挺好的,相互有个照应,相互是个伴儿。”
“我看你最近又变年轻了,头发都染黑了。”
“嗯。”
“今后有什么打算?”
“有合适的再帮我介绍一个吧。”
……
无意中,听到楼下王大夫和小区里收废品的老张的对话。
自从我们住进小区里,老张就一直骑着三轮车在小区里转悠,常年收废品。他好象不去别的小区,只在我们小区里,想转就转两圈,不想转就停下来,和楼下的王大夫、其他的如装窗纱的、修空调的等一起打打牌。时间长了,大家都熟悉了,有业主要处理废品了叫他一声就行了,有的业主就干脆把废品送给他(我老公就是其中一个)。他还挺有经济头脑的,当天收的当天就交给废品回收站了,一来可以及时了解废品收购价的信息,二来可以落袋为安、加快资金周转。听说他老伴有精神病,后来走丢了,留下三个孩子,他没有时间照顾他们,就让他弟媳妇帮照看着。
有一年,小区里招了一批四、五十岁的妇女做保洁,有人就经常和他开玩笑,要给他介绍对象,再后来,他就和老李住在一起了。因为物业管理人员也觉得他很不容易,就把当时建小区的两间简易工房让给他们住了。他们俩过得很幸福,老李在小区里打扫卫生,老张就在小区里收收废品,随时都能相互见面。有一次我和老公在小区里一家饺子馆里吃饭,看见老张和两个朋友一起也在那儿叫了几个小菜、喝着啤酒,后来走时,有几个菜没吃完,他就打包带回去了。我和老公说:“老张还挺爱老李的,出来吃饭还惦记着家里的老李,回去还知道给她也捎一点儿。”他们就这样在一起过了四、五年,老李从来没有回过自己的老家,但她每年都和老张一起回到老张家过年。
对于老李的行为,她的子女非常不理解,因为他们好象没有真正地去关心母亲,更没有想过很用心地去理解母亲,否则,母亲也不会在外面四、五年不回家,甚至没有和他们联系。老李的老伴虽然不知道她这几年在外面是怎么过的,但对于她突然离开四、五年不回家,更是不理解。
每个人都渴望幸福、追求幸福,但真正的幸福都是自己定义的,只有自己才知道自己想要的幸福是什么样的。不知为什么,听到他们的对话后,我一直没有谴责老李的想法,老李虽然“走”了,但她生命的最后几年却是幸福的,而且是很超前的、很幸福地出了轨。我也替老李感到欣慰,终于为自己争取了几年幸福的生活。在这里,我没有说要提倡老李这种为追求幸福而出轨的行为,更没有说佩服老李这种追求幸福的思想和勇气,我想得更多的是:做为子女应该如何了解自己的父母、如何理解自己的父母、如何让他们过个幸福的晚年;做为夫妻的一方应该如何了解自己的另一半、如何理解自己的另一半、如何让他(她)以及整个家庭都能幸福。真心地希望每个人都是幸福的、每个家庭都是幸福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