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季歌》教学设计 石靖

(2010-06-26 00:23:14)
标签:

杂谈

[课题]:《四季》

[教学内容]: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第四课《四季》之聆听《四季歌》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花儿”;感受歌曲《花儿与少年》及其改编的器乐曲《花儿与少年》的情绪。

2.在聆听、试唱、交流与互动中体验青海民歌管弦乐合奏版本《花儿与少年》的韵味;

3.感受力度和音色的变化产生不同的音乐情绪。

[教学重点]:力度和音色的变化产生不同音乐情绪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花儿与少年》(童声合唱)

一.了解青海“花儿”,导入新课

1.导入: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是根据青海民歌《花儿与少年》改编的同名童声合唱,这首歌曲还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做“花儿”你们知道什么叫“花儿”吗?(花儿课件)

2.随课件师现场解说花儿。(“花儿”是发源于青海的一种民歌,广泛流传于我国西北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省(区),其曲调高亢悠扬,歌词淳朴清新,歌曲表达自由率真,有“西北之魂”之称。《花儿与少年》是最具代表性的“花儿”之作。)

3.由于这首歌曲调欢快、旋律优美,很多歌唱家都会在盛大的欢庆场合来演唱它,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在祖国六十年大庆的广场联欢会上蔡国庆和哈辉演唱的这首歌,听一听,这首歌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

二.新课

(一)熟悉歌曲,学唱主题

1.观看《花儿与少年》(蔡国庆版)

师: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师:是啊,尤其在这么欢腾的时刻,歌曲表现出更加欢乐、喜庆的情绪。下面我们再来欣赏由阿宝演唱的《花儿与少年》,请仔细聆听,比较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歌,你发现了“花儿”的什么特点?

2.观看《花儿与少年》(广场版)

(教学意图:两次带任务聆听在感受歌曲情绪、风格的基础上加深对歌曲的印象,体味花儿的风格特点。)

3.刚才我们知道了什么是“花儿”并且欣赏了两种不同演唱形式的《花儿与少年》。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也来学唱这首歌?(出示谱例《花儿与少年》)

4.随琴慢速模唱法学习。师在学唱过程中提示声音、气息。

5.完整演唱,提速。

(教学意图:进一步熟悉旋律,为接下来更好地完成聆听做准备。)

师:今天由于时间的原因,我们就学唱歌曲的第一段,其实歌曲一共有四段,大家看看其他三段歌词的第一句,你觉得这首歌曲还有一个什么特点?

师:对了!所以这首歌曲也叫《四季歌》、《四季调》。现在我们就来听听根据这首歌曲的主题改编的管弦乐小品《四季歌》。请你带着两个小问题仔细听,改编成器乐曲后的音乐的情绪怎样?请大家在听的时候在心里哼唱咱们刚才学唱的歌曲旋律,听一听歌曲的主题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

(二)聆听乐曲

1.初听:感受情绪、听辨主题。

师:你们听得真认真,回答很出色,下面我们来听听主题第一次出现,你能听出主奏乐器是什么吗?

2.复听:听辨演奏乐器。

师:对!是小提琴!那接下来主题三次出现在力度和音色上有什么变化吗?我们再来分别听一听。

3.再听:(分别聆听主题第二、三、四次)感受乐曲主题四次出现时音色和力度的变化。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学习从音乐要素的角度聆听音乐。)

师:你们说说力度和音色有什么变化?(生)那么这样一来乐曲的情绪产生了什么变化呢?说说你的感受。

师:大家说得都很棒!我们再来听一遍这首乐曲,再次感受它欢快热烈的情绪。听的时候请大家注意,乐曲中有一个自始至终都在出现的用弦乐拨奏出来的旋律,看看你们能模仿演唱出来吗?

师:你们想不想有我们自己完成这首人声版的《四季歌》?

三、拓展活动

将学生分为五个小组,A、只唱固定伴奏“6323”;B、第一次C、第二次D、第三次E、第四次(BCD先不唱,最后一句看指挥集体合唱。)

(教学意图:参与到聆听的乐曲中来,同时感受多种音乐形式表现相同歌曲的不同感受。)

四、结语

师:中国民乐源远流长,花儿这样的演唱形式通过中国民乐的表现,已经走向了世界,成为中国音乐文化的骄傲与自豪。最后请同学们再来观赏由中国女子十二乐坊演奏的《花儿与少年》,给你们最后留一个小任务——在享受这美妙的视听盛宴的同时请大家稍微关注一下,看看有没有你认识的乐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