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豆激酶的发现——震惊中外的下午两点半实验!

分类: 纳豆激酶产品 |
http://s8/mw690/001OcDhpzy7at9ZWqID57&690
1980年,年轻有为的日本心脑血管专家须见洋行博士,赴美国芝加哥从事溶栓药物(尿激酶)的研究工作。一天早上,习惯一边吃着家乡带来的有点怪味的清香纳豆,一边开动大脑苦思冥想的须见洋行博士突然来了灵感。当时,须见洋行博士脑子里的灵感是这样引发出来的:日本人爱吃的纳豆不就是蛋白发酵形成的吗?蛋白经过发酵就会生成蛋白水解酶,纳豆中含有丰富的纤维蛋白,纤维蛋白经过发酵,不也能够生成纤维蛋白水解酶嘛?血栓结构中的最顽固的部分不就是纤维蛋白吗?纤维蛋白不就是能够被纤维蛋白水解酶溶解的吗?说不定,纳豆里就可能含有溶解血栓的纤维蛋白水解酶。
http://s10/mw690/001OcDhpzy7ata2Aaql89&690
倾刻之间,须见洋行博士为自己的联想而激动万分起来。他立即放下饭碗,端起吃剩的纳豆盘子,在家人诧异的眼神中,冲向实验室。下午两点半的时候,须见洋行博士把从纳豆菌丝中提取出来的物质,加入到放置人工血栓的容器中。与此同时,作为对照,在另外一个放置人工血栓的容器中,加入了尿激酶。就在实验当天的下午5点半下班的时候,须见洋行博士偶然地察看了在实验室摆放着的加入纳豆发酵物和尿激酶的人工血栓容器。奇迹发生了,加入纳豆发酵物的容器里的人工血栓居然被溶解掉了2 厘米,而平常用尿激酶做同样的溶血栓实验,要溶解掉2厘米人工血栓,需要用两天的时间,也就是说,纳豆发酵物溶解血栓的速度竟然是尿激酶的19倍之多。经过多次反复实验,须见洋行博士终于发现在纳豆发酵物中含有丰富的溶解血栓的酶,并将它命名为“纳豆激酶” (Nattokinase 缩写NK)。
倾刻之间,须见洋行博士为自己的联想而激动万分起来。他立即放下饭碗,端起吃剩的纳豆盘子,在家人诧异的眼神中,冲向实验室。下午两点半的时候,须见洋行博士把从纳豆菌丝中提取出来的物质,加入到放置人工血栓的容器中。与此同时,作为对照,在另外一个放置人工血栓的容器中,加入了尿激酶。就在实验当天的下午5点半下班的时候,须见洋行博士偶然地察看了在实验室摆放着的加入纳豆发酵物和尿激酶的人工血栓容器。奇迹发生了,加入纳豆发酵物的容器里的人工血栓居然被溶解掉了2 厘米,而平常用尿激酶做同样的溶血栓实验,要溶解掉2厘米人工血栓,需要用两天的时间,也就是说,纳豆发酵物溶解血栓的速度竟然是尿激酶的19倍之多。经过多次反复实验,须见洋行博士终于发现在纳豆发酵物中含有丰富的溶解血栓的酶,并将它命名为“纳豆激酶” (Nattokinase 缩写NK)。
http://s16/mw690/001OcDhpzy7ata5L6blaf&690
这就是震惊世界的溶血栓药物研究史上被称之为“下午两点半实验”。为了推动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迅速推广纳豆激酶造福患者,须见洋行博士很快将实验资料和数据公布于世,从而放弃了申报专利,也等于放弃冲击诺贝尔医学奖的机会。但是人们没有忘记他的功劳,将他誉为“纳豆激酶之父”,永远载入史册。
这就是震惊世界的溶血栓药物研究史上被称之为“下午两点半实验”。为了推动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迅速推广纳豆激酶造福患者,须见洋行博士很快将实验资料和数据公布于世,从而放弃了申报专利,也等于放弃冲击诺贝尔医学奖的机会。但是人们没有忘记他的功劳,将他誉为“纳豆激酶之父”,永远载入史册。
http://s6/mw690/001OcDhpzy7ata869yBd5&690
康健之道纳豆激酶与其它纳豆产品溶栓效果实验对比
纳豆激酶(nattokinase简称NK)是一种枯草杆菌蛋白激酶,是在纳豆发酵过程中由纳豆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l
natto)产生的一种丝氨酸蛋白酶。具有溶解血栓,降低血粘度,改善血液循环,软化和增加血管弹性等作用。1980年在纳豆中被发现,由275个氨基酸按照固定排列方式组成,分子量是27724,有分解血栓的独特功能,活性效果用固有单位FU表示。
扫一扫,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