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初,一大早,我刚回到公司不久,一位曾在年前听我讲过课的家长来电了。从电话语气中,我感受到她的无助,伤心。经预约,我们面谈做咨询。
当事人见到我,还没说话,眼泪就来了。让她情绪平复点,才告诉我,她找我的目的。
当事人背景:曾女士(化名)
37岁
两个女儿(10岁、15岁)
2010年1月离异
求助原因:小女儿常发脾气并乱扔东西的行为。
经完成一次咨询后,我知道曾女士离婚的因由,预约二次咨询,我请她带上女儿名题为《我的家》一画过来。当曾女士跟我讲解时说:“本来想让女儿画完画,就去吃晚餐,谁知画完不久,一点小事又跟我大吵起来,又再次大哭并把东西扔到一地都是。好不容易让她发完脾气后,她自己说要再重画一次画。”...
闹情绪前的画:
http://s4/middle/62d21f6fga05ee2c5ba13&690
闹情绪后再画的画:
http://s14/middle/62d21f6fga05ee5e6daad&690
原本我对当事人的二次咨询计划,就是找出她小女儿的脾气发泄方式是跟谁学的。当然从第一次咨询时,我想到极有可能是从父亲这边。据当事人在预约二次咨询时说,过去的一周,她与两个女儿各方面都好了很多,小女儿也没再吵再闹了,没想到临见我时,又来吵一顿!
我心知是一件好事!
发泄情绪后画的画,很明显色彩感强了,画中每一处想表达的内容清晰了许多!
以第二张画重点说,四个人(从左至右),姐,画者(二女),爸爸,妈妈!
四人当中,比例最细小的就是爸爸,与画者自我形象最像的也是爸爸,四人共同点:没耳朵,笑面迎人的弯月嘴!很明显第一张画四人中,画者把自己擦掉!从痕迹上很易看出,擦剩了“颈部”。
http://s16/middle/62d21f6fga05eec607aaf&690
当事人看着女儿画画时笑说:“怎么把我画成穿这种裙子呢?像个大了肚子似的!”,女儿说:“我不喜欢爸爸,我不要站在爸爸旁边了,还是回到妈妈肚子里!”,然后把自己擦掉。
其实,两张画妈妈的“身材”都是大肚子的,我听完当事人的说法,大概能清晰了她小女儿的内心状况。“留下颈部”、“回到妈妈肚子里”...
我问曾女士:“他爸爸打过她吗?”
曾女士:“打,打得可狠了!有时在家里还会追着打,打得不够时还会捉住她,然后捻她的颈部呢!我看到就心痛,有时忍不住就会冲过去抱着她,保护她,可是他连我都一起打,收不住手!”
我问:“那你小女儿有打你吗?”
曾女士:“有,每一次她本来就是一些小事哭闹,慢慢就发展到动不动就哭闹并扔东西,我会上前去捉住她有时抱住她,她会打我甚至捻我!”
迷底揭晓了。她小女儿就是模仿了爸爸“对付”她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情绪,“我不喜欢爸爸”却用爸爸的行为来延续这种暴力,典型的向侵略者认同!
投射绘画,孩子的内心告诉了我许多秘密,有些连当事人曾女士也不晓得真实的世界原来是这样的。曾女士说:“在她画画时,我以为她会画姐姐拉着她的手,她拉着我的手,我这边的手拉着她爸爸,四个人就是这样手拉手!没想到,四个人的结构图是这样的!”。
是呀,这才是真实的世界!
注:个案涉及个人隐私,故当事人用化名。本文章未经同意,不得复制、转载!谢谢!
更多的投射绘画心理分析可参看QQ日记或我的新浪博客:
投射绘画心理分析--爱走上“天堂”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d21f6f0100lxt5.html
《投射绘画心理分析1》:7岁男孩:我的心,我的家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d21f6f0100fula.html
《投射绘画心理分析2》:不敢再拥有婚姻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d21f6f0100fulf.html
《家是7日酒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d21f6f0100s23i.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