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五周社会课教案2022.3.18

(2022-03-19 01:46:31)
标签:

教育

专题1  第三节  走向成熟

课题  从幼稚到成熟

一、教材结构

1.   成熟的含义

2.   怎样走向成熟

3.   人的认识规律

4.   “小大人”的现象,不利于个体的发展

5.   人是逐步从幼稚走向成熟的

二、教学目标

1.   正确认识人生各个年龄段的特征体现,在每个年龄都有其独特的行为特征

2.   青少年的言行举止应该符合其年龄段应有的特征,不该刻意模仿成人

3.   通过生活实践和接受教育,逐步学会按照社会的规则规范自己的言行,渐渐融入成人世界

三、案例分析

本案例通过一名记者对一所学校去采访时所遭遇的所见所闻,从学生的行为和心理两个层面,提高如今的“小大人”现象令人担忧。而这些发生在学生身上的现象—刻意模仿大人,过于“早熟”,过渡的竞争意识和功利心态,都违背了个体成长的规律,这些往往是不利于个体发展和健康成长的。

四、方法和过程

1.   呈现四幅画面,展示老、中、青、幼各个年龄段的人,参与各项工作、学习、娱乐等活动的场面。说明各个年龄段人各自的活动范围、内容、形式是各不相同各有其行为特征。

2.   通过阅读案例,找出有哪些现象是刻意模仿成人的?

3.   为什么孩子们总想尽力展现出自己的“成熟”?(讨论)

4.   为什么说刻意模仿成人,过于“早熟”,是违背个体成长规律,不利于个体发展的?(议论/讨论)

5.   作为青少年的学生行为举止应该是怎样的?(讨论、交流)

6.   说说对成熟的理解(议论)

总结:成熟意味着确立起相对稳定的价值判断标准和人生目标。良好的环境和教育有利于青少年平稳度过青春期,健康融入社会。而不良的环境、信息和习惯都会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人的认识是有规律性和阶段性的,随着年龄增大和认知的深化只能逐步从幼稚走向成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