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木到推杆---兼谈我的挥杆体会

标签:
杂谈 |
分类: 高尔夫之练习 |
一号木 YONEX NANOV Type 460,10度。原厂杆身,硬度S2。打好了能到230,这两天改了小动作,主要是强调送杆的感觉---把手扔出去,估计顺风打好了能过250吧。这杆的特点就是杆面比较大且平,甜蜜区比较大,容错高。挺适合我。
http://s1/bmiddle/62d1db0ega363d0082d20&690
三号木 TaylorMade R9 max,15度,杆身硬度SR。挺好一根杆,目前我还没弄清楚是否适合我,买的时候主要目的是想开球用,那时候一号木不稳,三号木开球挺好,稳定,距离也不差。目前的问题就是这球道木在球道上成功率太低,我对它信心不足,偶尔在球道上打好一杆,够我高兴半天的。不是杆的问题,是人的问题。(也许我只适合用R杆身的硬度)
http://s10/small/62d1db0ega36466666149&690
五号木 TM burner superfast
18度,杆身硬度R,(杆头容积195cc,比上面的三号木还大)。这是去年刚学球时候练习场老板推荐购入的,买来后不大会用,闲置,心里头还想这奸商。最近挥杆体会逐渐丰富,拿出来打打,嘿,挺好使,在球道上使不好三号木的情况下,苦练这五号木,争取能稳定打200码以上。要稳定呕。
http://s16/small/62d1db0ega36484aa72df&690
铁木杆 两支:ping g15 20度;TM burner superfast
5#24度,杆身硬度都是R。这高差点水平低的人就爱这铁木杆,还有人叫“救命杆”。tm burner
24度挺稳定的,打170--180没问题,可以代替五号铁。新买的ping g15
20度,打好了心里那就美,打不好就斯莱斯进树林,负责190左右的距离,还得练。
http://s4/small/62d1db0ega364b1ea8713&690
铁杆组 XXIO 锻造铁杆5--9.P,产地日本,碳素杆身,硬度R。铁杆挺好。
http://s7/small/62d1db0eg76bd59e5b1b6&690
两支挖起杆 52度和58度,日本的杆头,球具店组装的
推杆,正在用的YEShttp://s9/bmiddle/62d1db0ega365864e8c08&690
这推杆谁见了都说好玩,像个簸箕,是挺像的,它的原理是瞄准时候透过上面的视窗可以完整看到下面的黄线,说明你的头在正上方,姿势正确,这杆好不好不知道,反正推进去五只鸟了。有感情。
1、人要站直,手要握松。某杂志主编一句话我记得牢:平常握笔握筷子多松,握杆就有多松。
2、上杆引杆长一些,上杆不要过度,多注意转身,而不是转多少手臂。上杆慢。左手向目标反方向握手。
3、下杆匀速,眼睛看球,看到击球完成后再移开眼睛,下杆的感觉是双手向目标扔出去,右手向目标去握手。
4、整个击球过程注意自己胸口的位置,上杆朝向九点、击球朝向六点、收杆朝向三点。九点直接到三点就会出现左扎球。整个过程手臂不要控制发力,发力就会右曲球。手臂和转身速率要协调一致。挥杆过程要慢,慢就会流畅。扎实触球是关键。长杆身抡圆了自然会把球打的又直又远。还有就是注意双臂和背部肩胛骨连线组成的三角形,保持的越久越好。
5、头要留在后方,左脚要顶住,这是转门的轴。
6、挥杆是一个完美的过程,把球击出去只是过程中的一个附加结果,注重挥杆过程,少注意击球。
1、“我这一杆下去,球不会青蛙跳吧?不会打厚吧?不会右曲下水吧?
2、同组球友不认真打球,在果岭上乱比划,大声打电话...,如果他认真我也能多认真一些。怎样克服这样的不利因素,确实是锻炼心态的一个过程。
3、堵车,弄的自己很烦躁。
4、前一洞没打好,沙坑扒拉三杆,树林里整了好几下...。降低预期值吧,我是来娱乐的,全场有一杆打好我就挺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