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东首个"男同"志愿者组织:防艾路上的一道"彩虹"

(2011-12-01 09:46:18)
标签:

杂谈

山东首个"男同"志愿者组织:防艾路上的一道"彩虹"

山东首个"男同"志愿者组织:防艾路上的一道"彩虹"

    “艾滋病不是同性恋的专利,但凡发生过高危性行为的市民,都有可能感染艾滋病毒。”采访一开始,眩眩就向记者表示,“社会上很多人对‘男同’表示出歧视和漠视,一直认为‘男同’就等于艾滋病,实际上,这是完全错误的。”

    11月30日,“世界艾滋病日”的前一天,29岁的“男同”眩眩和记者面对面坐在咖啡厅的一角,窗外,虽然寒风凛冽,却有着一丝丝暖阳照耀冬日,眩眩说:“这样的天气就如同我的心情,在防艾这条路上,不管多么艰难,总有一丝阳光照着我坚持走下去。”

    工作中总被人误解蔑视

    对眩眩的采访,是开放而轻松的,“安全套”“同性恋”“艾滋病”这些敏感的词汇从他嘴里说出来,没有一点隐晦。这个属狗的80后在防艾路上已经走了7年,有着自己对防艾工作所特有的坚持和韧性。在全市乃至全省的“男同”圈子里,眩眩算得上是名人,他一手创立的“彩虹工作组”不但是省内第一个民间草根“男同”志愿者组织,更是全国第一个以省为单位面对“男同”进行干预的志愿者团体。说起当初创建工作组的理由,眩眩表情有些黯然,“我是在上大学后发现自己的性取向与别人不同的,但那时,社会对同性恋的宣传非常少,即使有,也是趋于负面和不理性的,所以我也曾经背负过很长时间的心理压力。”

    2004年底,身边的两个“男同”朋友先后给他打来电话说:“眩眩,你再也见不到我了,我得了艾滋病,跟我告别吧。”从那儿以后,眩眩再也没有见过他们。这件事给眩眩带来了巨大的触动,“艾滋病到底是什么?为什么那么可怕?难道进入这个圈子的人都会被感染?”

    眩眩开始查阅大量的资料,可当时网上的相关资料太少了,于是眩眩找到了市疾控中心。从那儿开始,眩眩有意向圈子里的朋友宣传防艾知识,“当时,全国已经开始有防艾的组织,我就主动联系他们,跟他们要资料、要保险套,拿回来就到大家经常聚集的那几个地方发放。”

    眩眩第一次拿到的300多个保险套,利用业余时间跑到浴池、酒吧、公园免费发放,可一个月的时间只发放出去50多个,这给满怀热情的他浇了一头冷水。“大家很不理解,都觉得我有病,甚至很多人直接问我,你是不是被感染艾滋了?”眩眩无奈地说,“男同”都认为,艾滋病离自己很远,而且只有感染了艾滋的人才会使用安全套。

    从地下浮出水面,创建“彩虹”

    太多的漠视,让眩眩感到无比痛心,“这些人都是我的朋友我的兄弟,我怎能忍心看着他们被感染上艾滋病?”眩眩感到了从未有过的煎熬。

    2005年9月16日,市疾控中心在眩眩的帮助下,举办了第一届男男性接触者培训班,但那天到场参加培训的“男同”只有8人,而且每个人都非常拘谨。就在那天,经过短期的培训后,“彩虹工作组”正式宣布成立,首批成员就是这8名同性恋者。“这是全市也是全省第一个草根‘男同’志愿者组织。”而这次,也意味着眩眩正式“出柜”了。

    “出柜”是指一名男同性恋者向公众公开自己身为同性恋的身份,对公开自己眩眩也曾犹豫过,但只要想起身后那些“朋友”,眩眩就越觉着自己应该义不容辞地迈出这一步。

    工作组成立初期,仅仅在威海、烟台、济南和济宁4个地区进行简单的外展活动,而且都是自费。“7年下来,光我自己在工作室里花的钱就有五六万。”而在同时,眩眩也开始走上讲台,将圈子里的口头术语和行为特点向大家进行讲解。面对这一切,眩眩很坦然,“每个人的性取向都不一样,我只是喜欢同性,并且像男女相爱一般的彼此喜欢,我们更喜欢把自己称为同性爱者。”

    经过半年的培训,2006年4月,工作组面向全省的第一次工作会议在济南召开。同一时期,工作组还进行了重新的定位,在全国开创了独特的以省为单位的干预模式,面向山东省整个“男同”社区进行艾滋病的早期干预。至今为止,山东彩虹工作组已经覆盖全省除青岛外的16个地市,核心成员96人,志愿者420人,工作内容也从简单的外展扩大为同伴教育、热线心理咨询、VCT 检测、反歧视等综合干预模式。

    现在,眩眩身边的人,都已接受并认同眩眩“男同”的身份。“至今为止,‘男同’还是进行着地下活动,并不是所有人都像我身边的人这么善良,容易接受。”眩眩说。

    24小时扮演两种角色

    运行7年,每一地市的志愿者都保持在20人左右,而这20多人,承受了常人所没有想过的压力。

    2006年底,工作组开设了多条心理咨询热线,志愿者们不管多晚接到电话,都要耐心地倾听和开导,有时能聊到天亮。“打来热线电话的,基本都是在夜晚感到无处排解压力的人,他们通常把自己内心的‘垃圾’倾倒给我们,而志愿者就像垃圾桶,日子久了,承载太多却排解不了,更加苦闷。”眩眩说,尤其是当他们接听到艾滋病人或者性病感染者的求助电话时,他们的心情总会沉重三分。 

    随着工作组覆盖面积的增大,眩眩工作压力也随之加大,而且志愿者工作都是在业余时间进行,这让他在24小时里扮演了两个角色。“白天,我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到了晚上,我就开始处理工作组的一切事务,包括回复邮箱的几十封咨询邮件,回答QQ上的问题,策划工作组的活动,这么多年,我已经养成了习惯,每天只睡4个小时。”

    7年的时光,工作室的每个人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心中的苦和急没有人能够理解。直到现在,他们也没有一个固定活动的场所,大部分活动只能依靠网络实现。

    “其实,现在我的想法跟当初不一样了。”现在的眩眩,已经理智很多,他发现做志愿者,光有热血不够,还需要能力,能够鼓励身边更多的人共同参与,“现在烟台的‘男同’有3000多人,如果让他们每个人都能树立保护自己的意识,‘彩虹’的意义才真的实现了。”

    艾滋病前期的十多种症状

    ■急性感染期。窗口期也在这个时间。艾滋病病毒侵袭人体后对机体的刺激所引起的反应包括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还会发生乏力、出汗、恶心、呕吐、腹泻、咽炎等。有的还会出现急性无菌性脑膜炎,表现头痛、神经症状和脑膜刺激征。末稍血检查、白细胞总数正常,或淋巴细胞减少,单核细胞增加,急性感染期时,症状常较轻微,容易被忽略。当这种发热等周身不适出现后5周左右,血清艾滋病病毒抗体可呈现阳性反应。此后,临床上出现一个长短不等的,相对健康的,无症状的潜伏期。

    ■潜伏期。感染者的潜伏期不是静止期,更不是安全期,病毒在持续繁殖,具有强烈的破坏作用。潜伏期指的是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开始,到出现艾滋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时间。艾滋病的平均潜伏期,现在认为是2~10年。

    ■艾滋病前期。潜伏期后开始出现与艾滋病有关的症状和体征,直至发展成为典型的艾滋病的一段时间。这个时期,有很多命名,包括“艾滋病相关综合征”、“淋巴结病相关综合征”等。这时,病人已具备了艾滋病的最基本特点,即细胞免疫缺陷,只是症状较轻而已。(YMG记者 林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