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的12月1日是第24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主题是“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昨日,记者从烟台市疾控中心了解到,目前,烟台已累计为60余名感染者进行了规范的抗病毒治疗,他们中九成以上的人病情得到有效控制,重返工作岗位。
5孕妇查出感染艾滋病病毒
在烟台,目前发现的艾滋病人中最小的只有4岁。“这是一起母婴传播造成的感染,这名4岁男童的母亲来自于外省艾滋高发地区,后来嫁到烟台农村,在生产进行常规查血时被发现感染,婴儿也未能幸免。”市疾控中心防艾科科长杨珊受访时说。
烟台在现有发现的艾滋病感染者中,90%的艾滋病通过性途径传播,母婴传播几率较少,但危害性极大。为降低母婴传播几率,烟台要求在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必须为孕期检查和产前检查的孕妇提供艾滋病检测,目前,通过该手段已发现了5例感染的孕妇。“发现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可以通过预防用药等有效干预措施,降低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几率。”杨珊说,通过早期干预,感染率可由30%降低至10%以下。
40家门诊接受检测咨询
“艾滋病感染者只有及早发现,及时得到治疗,才能得到有效控制,即使感染上艾滋病毒,只要坚持吃药,维持20年的生命没有问题,市民千万不要谈艾色变,艾滋病完全是可防可治可控的。”杨姗说。
近年来,烟台在各县市区疾控部门,已陆续建立14家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同时在医疗机构和妇幼保健机构建立了26家咨询检测门诊,每年约为7000余人提供咨询检测服务,通过咨询检测发现的感染者占全市发现总数的30%以上。
“咨询门诊,最重要的一条是保护病人隐私,即使是一个科室的工作人员,彼此之间也不会透露感染者姓名及资料。2004年,每年接待的免费检测者只有50人,而今年,到目前为止已超过1000余人。”杨珊告诉记者。
9成以上患者重返工作岗位
烟台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现于1992年,随后几年,感染者和病人发现人数逐年增加。分析原因,杨珊介绍,“主要是由于全市监测和检测网络不断加大,发现了很多既往感染的病例,同时感染艾滋病的危险因素普遍存在,新感染的病例也在不断出现,并被及时发现。”
2004年,烟台开始为艾滋病病人提供“四免一关怀”服务,其中一项则是提供免费抗病毒治疗,累计至今,已为60余名病人进行了规范的抗病毒治疗,他们中九成以上重返工作岗位,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由于艾滋病的治疗周期很长,一旦开始治疗,需要终生服药,不能停药。烟台对艾滋病病人基本实行家庭治疗,由各县市区疾控中心为其提供免费的治疗药物。同时,建立健康档案,定期随访,了解治疗效果。近三年来,烟台艾滋病疫情上升势头基本得到遏制。
(YMG记者林媛)
加载中,请稍候......